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名人访谈 > 设计师品牌例外创始人“毛继鸿”对话:不要被商业所绑架

设计师品牌例外创始人“毛继鸿”对话:不要被商业所绑架

毛继鸿,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文化创意界知名企业家。最成功的设计师品牌“例外”一直倡导的是当代东方美学,今天跟随小编一起看看毛继鸿的对话吧!

  毛继鸿

  毛继鸿,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文化创意界知名企业家。1996年创立中国最早亦是最成功的设计师品牌“例外”,致力传承东方美学文化,诠释中国当代生活方式,全国店铺约百家。2011年推出例外 首个男装系列。2011年创立“方所文化”, 从生活、人文及当代艺术领域中探求更多可能。首店于广州太古汇开业,占地1800平方米,集合书籍、服饰、生活美学产品、咖啡、展览及文化讲堂于一体,被称为广州文化新地标,被评为“全球零售大奖之年度最佳购物场所”。2012年与香港艺术家又一山人共同创立YNOT时装品牌,旨在建立一个开放的创作平台,推动年轻一代创意设计力量,共同诠释新东方时尚美学。品牌于内地主要城市及香港均有店铺。

  对话毛继鸿

  例外一直倡导的是当代东方美学,你觉得咱们所倡导的当代东方美学你是怎么定义的?或者您觉得符合哪几个元素是当代东方美学?

  毛继鸿:第一个,当代在建筑或者是艺术方面,如果讲到现代的话,很容易会导入到某个时代。其实当代就是当下的这个时代。作为一个企业来讲,它是一个很重要的定义。其实所有的企业都是在解决当代的问题。如果说我们现在看环保的问题,包括人文关怀的问题,等等这些,包括我们在创作这个品牌之前,我们关于美学上面的问题是 很大的问题,因为中国在美学方面有很大的欠缺的。有很多人我觉得上美术课可能只上到初中一年级,而且是每个星期只有一节课,音乐课也是这样的,其实这个是非常薄弱的,欠缺的。美誉其实是比数理化更重要,它代表着你的国民素质和你的审美素质。其实这些东西是需要重新关怀的。我们在企业方面,希望这些东西都是 以更加当代的方式看待,包括我们做的所有的方案。

  生活美学,很多人讲美学的部分很容易提到艺术,其实艺术是源于生活的。因为例外开始是做服装的,服装这个产品是和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我们希望通过每件生活 产品和美誉有关系。你会创造一套全新的,不完全是按照西方审美标准做的产品,从而改变我们对生活上的态度,包括我们生活场景上面的一种景象。

  通过十八年的时间,我们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实践。生活美学里面也有很多关于人文关怀的部分。就这个愿景来讲,一直是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在思考和围绕的核心的方 向。其实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就像现在经常会讲的,我们其实是不断刷新的,每天都要刷新,因为你的问题不同,因为现在时代变化很快。你在每天更 新自己的时候就是回到原点,回到原点,这样才能真正保持你跟社会的互动性,跟产业的互动性,和你自身企业的互动性上面会产生一种良性的循环。

  在上海环贸的这家新店也是一个生态店,很多年前咱们在崇光SOGO有一个类似这样的店,在广东也有。当初在SOGO有这家的时候应该是内地一个比较创新的理念,您当时想做这种生态店有什么初衷,怎么样有这样的启发,不仅仅销售服装,把这些生活态度都融入进去的?

  毛继鸿:在2007年的时候我们面临的最核心的问题是环保,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对于低碳、绿色、环保和生态的关系作为我们决策上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很多人在做自己事业的时候, 在投资回报上可能看得很重,但是我们对于是不是一个友善的企业,对于社会,对于环境,对于人类本身的生存,这些都是希望能做更多的贡献的。当然在北京当时 店铺的设计上就用了很多这样的概念在里面,80%以上的东西都是用旧的东西重新做的。

  我们筹备了两年,在2011年出来了方所,当然大家看到的iampm的这个店是例外试图在一个相对大一点的商业空间当中呈现出来我们对于生活美学和生活方式上的一个探索。我们说它是一个概念性的店。这种概念性的店从整个空间的精度到它的形成,到它的环节上面,它都相对比较完善一些。我们在运营,在产品结构、服务,包括咖啡+书籍和展览,这些部分可能做一些尝试。因为初到上海,也是希望和上海的商业环境有一个互动。其实也是寻找一种除了购买之外的另外一种契机,给别人有一个舒展的或者是呼吸的空间,除了看衣服之外,还可以看书或者是看展览,其实这个是相对会有一些尝试性的意义的。

  例外相对前几年,近两年咱们大规模的宣传做得比较多。前几年可能是做的比较小规模的,没有花这么大的规模,这两年有了比较大的变化。这是出于何种考虑?

  毛继鸿:其实15周年到现在应该有3年的时间了。可能大家会看到我们现在在媒体上的出镜率比较高,用一种文化的角度出镜的,其实我们希望和文化,和艺术,和生活方式,和社会能互动。

  今后例外的发展重心会逐渐放在艺术角度的结合?

  毛继鸿:其实我们很多的东西,因为现在的操盘手执行副总是一个真正的艺术人,他是中央美院艺画室毕业的。他把这个企业当作是一个当代艺术、行为艺术在完成它。我想我 们基本的初衷,包括做法。胡老师(负责产品开发的副总)也是资深的服装教学的非常专业的文化人。作为我来讲,一直和当代艺术在发生关系,这些已经是你的生 活方式了,你在文化艺术上的关注其实一直是你生活方式中的一部分,它是剥离不开的,你所做的事情,我看起来很多时候是很正常的事情,像我们和一些艺术家合 作,包括把手工艺的东西放进来,我觉得这是个必然的事情,这是个必须的事情,它不存在着我是不是决定怎么样子。

  我在十多年前就谈到了,我们把商业变成手段,文化艺术和生活方式是我们的目的。有很多人是把文化、艺术当做他的手段,他是以商业为目的的。其实我们这个目的和别人是有差别的。

  随着咱们的市场份额,包括这个市场越来越大,自然会遇到一个问题,可能在市场商业性和忠于咱们自己的style有一个平衡的问题,你怎么平衡?有的时候可能越来越大,不能像最开始的时候我就做我自己的,我们品牌本源的东西,一定要考虑到市场,考虑到商业,考虑大众市场更易接受的东西。你怎么平衡?

  毛继鸿:我觉得是挺容易平衡的,你尊重自己的内心,不要被商业绑架。其实这种平衡还是挺容易的。我一直都在做这件事情,而且一直都在尊重自己的内心。其实尊重自己内 心要做的事情,你做好了,消费者会很开心地接受它。如果你觉得去跟随潮流去做了一点点的东西,你可能做不好。因为我们很早很早以前,2000年、2001年的时候,因为当时请的职业经理人过来,一度迷茫,做了一些东西,我们代理商说老毛你是不是搞错了,这个货是你的吗?后来我们放弃了那一季,再找回自己本源的东西,同时也放弃了真正做大规模的部分。

  因为前面作为一个原创的品牌,对于专门设计品牌来讲,其实真的没有太多泛例的,也没有太多的模板说这条路是对的,这条路是错的,其实我们都是在摸索当中。其 实在摸石头的这个过程对于创始人是一个财富。现在的世界的发展速度比过去要快很多,纷繁复杂很多,那个时候如果你没有一个定义,专门跟着别人跑,那品牌是 挺难做的。

  设计团队每季的设计工作您是否会亲自把关?

  毛继鸿:我们(包括毛总、副总,艺术顾问)就像《好声音》一样,我们是转身的,他们做提案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是谁做的,我们只是通过自己的评判。因为有很多新的设计 师,我们真的不知道大家的才华在哪里。但是我们有一个原则,这个提案必须是你亲手自己做的,这个做衣服的方式是我们三年前加进来的。例外所有的提案必须自 己去做。这块我一直都在里面的把控和方向性的工作,而且越往后这个部分的参与度会更大。

  针对2014秋冬系列包括五个部分,里面您最满意的,让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

  毛继鸿:当然我觉得好玩的地方是最后的那个系列,因为那个系列,其实站在一个创作者的角度,我觉得是一个蛮有意思的模式,因为出那个系列是在春节前后。我们知道在西 方的圣诞节都有自己的服装,其实中国春节我们是否可以用一些更当代的方式,去把那些对于我们生活起伏的图腾,你刚才谈到的,不管是牡丹,还是门神,还有鲤 鱼,还有蝙蝠,这个是我们生活中的图腾,图腾中有福禄寿喜,我们希望通过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