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良禽择木而栖”,地区经济常被人形容为“候鸟经济”,哪里的环境好,政策好,投资就到哪里去。尤其近几年来,哈尔滨市道外区为推动区域经济大发展、大跨越,积极实施“老城复兴、新区崛起”,并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道外区领导可谓“煞费苦心”。而这些在哈尔滨市道外区招商局局长张伟眼里,这项从区级领导到机关干部所实行的全员大招商战略不只是一项工作,更是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利国利民的百年大计。
嘉宾道外区招商局局长张伟,采访中,张局长从道外区的政务环境,由政策招商到环境招商的跨越、区委区政府为道外区发展所做的各种努力和探索,各相关职能部门推出的各种有利于优化投资环境的相关服务一一向我们介绍。
招商决定发展 今年前8个月引进产业项目100余个
道外区是哈尔滨市形成、发展较早的老城区。据史料记载,早在哈尔滨市形成以前,人类就在此地繁衍生息和开发建设,而今,道外区招商工作已是遍地生花。据张局长介绍,从去年年初到今年9月份,道外区共引进招商项目160 多个,其中仅今年前8个月就引进产业项目100多个,是近年来同期引进项目最多的一年,项目涉及农业开发、商贸流通、物流配送、汽车展示、休闲旅游等多个行业和门类。
引资更引金凤凰 签约产业项目400多亿元
张局长向记者介绍,从去年年初到现在,道外区共签约产业项目400多亿元,其中投资额最大的华南城项目,由香港华南城集团投资建设,预计总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200万平方米,总投资达200亿元,而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东北地区经营规模最大、经营商品种类最多、服务功能最全、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产品研发、生产、展示交易中心,也成为中国东北首席对俄经贸合作中心和中国东北陆港仓储物流全智能服务中心,商品流通覆盖整个东北地区和东北亚各国。
而投资金额达50亿元的项目就有两个,一是由福建汇雄集团投资建设的汇雄生活汇综合体项目,据悉,该项目涵盖大型购物中心、公园式商业、城市广场、商业文化展示等全新业态,占地面积达7.5万平方米;另一个是由中国宝力投资建设的新兴产业发展基金项目,涵盖了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和黑龙江绿名优特产品交易中心项目。
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生命线”来抓
有人把招商比喻为现代的万里长征,招商活动遍及五洲,成为区域形象的播种机和宣言书,是区域形象大展览。因此,塑造良好的区域形象就显得十分重要,政府对客商,对项目的服务直接影响招商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一直以来,道外区一直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生命线”来抓,着力打造引得来、留得住、能发展的政策环境,鼓励外资企业进入。
“从洽谈到办理执照,再到工地开工,我们提供一条龙保姆式的服务”张局长意味深长的说,就是这样,道外区吸引多家外来知名企业投资,尤其今年上半年,道外区先后与世界500强马来西亚金狮集团的百盛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华南城控股集团、中升集团(2个项目)、国内500强的苏宁电器集团以及汇雄集团等知名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及投资项目协议,成为历年来外出招商最多的一年。
张伟说:“从市委市政府实行产业大招商以来,道外区从区级领导到机关干部均实行全员大招商,在服务环境,优质服务等各方面均作了积极的配合。”据悉,近年来,道外区领导带领相关人员多次奔赴“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加大与香港、浙江、江苏、福建、上海、深圳、北京、天津等地知名品牌企业的沟通与交流,带队外出招商就达20多次。目前,道外区正与浙江传化集团就公路港项目、北京利昌公司就维也纳音乐文化小镇项目进行洽谈,预计每个项目投资都在30亿元以上。
“招商”这支笔绘就道外未来蓝图
张局长非常高兴地告诉记者:“仅华南城一个项目,就解决了30万人口的就业问题,拉动交易额可达到1500亿元,为政府提供税收10亿元以上……”,而无论是在增加经济总量,改善民生,增加就业,以及基础设施改善上,招商引资无疑成为了各区政府的工作重点,在道外区政府的努力下,“老道外”成为了“新道外”,使老百姓也更加欣喜、乐居。总之,招商引资对道外区在改善民生、促进就业,特别是在提升产业业态和综合竞争力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采访最后,张伟告诉记者地区发展的招商之路仍是任重而道远,但无论怎样,这一利国利民的大业都将是他们今后工作的重点,他们也将用招商这支笔继续描绘道外区更美好的蓝图。而道外区也将继续瞄准发达地区和知名企业,积极借助市政府最近出台的《关于支持哈东地区现代物流产业带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有利契机,以道外产业园区为平台,以大项目、好项目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服务,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开创招商工作新局面,为道外区的经济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使道外区建设的越来越美好,群众生活越来越幸福!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