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5日在北京提出,2015年原则上不增发棉花进口配额,以引导国内纺织企业多使用国产棉;并暂停储备棉投放,引导企业收购加工销售新棉。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当日在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对2014棉花年度(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的棉花购销作出部署。
连维良说,2015年将根据中国国内供需形势妥善安排棉花进口,除发放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89.4万吨关税配额外,原则上不增加发放进口配额,以引导国内纺织企业多使用国产棉。
自2011年以来,中国对棉花实行临时收储,“兜底”棉花价格,但导致国内棉价大幅高于国际价格,储备棉巨量库存难以消化。为此,中国官方在今年初启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并在全国范围取消临时收储,新棉价格将由市场形成。
中国官方预计,新年度中国棉花产量会下降,而纺织用棉需求会回升,产需缺口扩大。对此,连维良指出“只要我们妥善处理好新棉销售、储备投放和进口安排之间的关系,市场形成价格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关系,可以引导市场棉价在合理区间运行,保持国内棉花供求总量平衡”。
具体而言,会议要求各地探索建立市场化棉花购销体制,加强棉花市场和质量监管,协调金融机构保障棉花收购资金供应,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棉花单产水平,并做好市场引导和调控。
相关链接:
9月25日下午,“红绿蓝杯”第六届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终评会议在绍兴柯桥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长倪阳生等21位大赛评委及组委会领导出席本次会议。
“红绿蓝杯”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主办,是高校纺织专业最具影响力的传统赛事之一。本届大赛由柯桥区人民政府和绍兴文理学院共同承办,红绿蓝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提供赞助。
大赛宗旨为:展示中国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相关实践环节教学水平,提升中国纺织品设计与新产品开发水平;促进中国纺织高等教育与纺织生产贸易企业的产、学、研密切合作;打造中国纺织品设计教学与学术交流平台;发掘优秀纺织品设计开发人才。
大赛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吸引了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全国24所相关高校纺织类专业的在校学生的参与,共收到960件作品,超越往届创历史新高。本次大赛共设5个组,各组作品获奖均冠名“红绿蓝杯”。
其中,织物结构设计实物作品分“针织服用织物”、“机织服用织物”、“家纺装饰用织物”三个组;纺织品花形与应用效果设计作品分“大提花织物花形”和“数码印花织物花形”两个组。每组设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另外,本次大赛继续设有单项奖和优秀奖。
终评过程中,专家组不受初评结果影响,采取以不记名的方式评出此次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名次。最后评审结果将在今天(26日)上午的颁奖典礼公布。
会议上,评委们表示,此次参赛作品主题明确、创新性强,应用范围涵盖了装饰家纺面料、服用面料和功能材料等领域,充分反映高校对纺织产业发展的密切关注和对市场流行趋势的充分把握。
本次大赛的举行是一次产业发展契机,不仅发掘了优秀纺织品设计开发人才,还在推动传统优势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加强了企业与高等院校在纺织创意设计上的合作交流,为纺织企业引进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