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纤检局组织完成安徽省棉花加工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定工作。
安徽省各专业纤检机构对98家新体制棉花加工企业进行了质量保证能力复查。安徽省纤检局在复查结果的基础上,根据上年度各企业仪器化公检数据、是否受到中纤局通报、是否违法违规及监督检查中掌握的信息等,对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进行了评定,评定结果为:A类企业12家,B类企业37家,C类企业42家,D类企业7家。
相关链接:
2014第十届乌兹别克斯坦国际棉花和纺织交易会将于2014年10月13~14日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召开。
会议期间,乌兹别克斯坦政府首脑、来自世界各地的棉花和纺织行业代表和专家将就全球和乌兹别克棉花供应、价格以及棉花生产新技术等进行交流。除此之外,展会还特别安排圆桌商务洽谈和签约,为乌棉客户提供良好的沟通平台。
乌兹别克斯坦是全球第6大产棉国、第3大棉花出口国。近年来,中国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口棉花一直保持在每年30万吨左右,成为乌第一大棉花出口目的地国,在中国棉花进口来源国中,乌兹别克斯坦居第4位。
为扩大棉花和棉纱的出口,拉动本国经济的发展,自2005年起,乌兹别克斯坦每年都举办乌兹别克斯坦国际棉花和纺织交易会。自2010年起,在举办国际棉花和纺织交易会的同时,还举办国内纺织产品展,让世界各地的采购商及参展商加深对乌兹别克斯坦棉花产业的了解,扩大乌棉的购销规模。
据海关统计,2014年8月我国进口棉花20.45万吨,较上月减少7.59万吨,减幅27%,同比减少26%; 平均进口价格2150美元/吨,较7月下跌33美元,跌幅1.9%,同比下跌1.5%。2014年前8个月棉花共进口188万吨,同比下降37.9%。
8月,我国棉花进口数量同比环比均大幅回落,平均价格略有下降。配额使用以1%关税居多,比例约占半数;贸易方式中进料加工为最主要的进口方式,除了来料加工比例较小外,其他三种相差不大,均占两成左右;来源国中澳大利亚棉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比例超过六成;进口海关以青岛、上海和南京为主;进口地区中山东和江苏最多。
2013/2014年度,国内纺织增速下滑,棉花进口需求下降,共进口300万吨,较前一年度减少31.7%。由于内外棉价格差有所缩小,配额外全关税进口量大幅回落,只有30万吨,占上一年度的36%;进口贸易方式以进料加工为主;印度继续为第一大进口来源国,澳大利亚超过美国居次席,美国退至第三。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