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经济大省的广东,历来是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标杆。在过去的30多年里,广东培育了虎门服装、深圳女装、汕尾西服、佛山童装、普宁衬衣、中山沙溪休闲服、顺德均安牛仔、潮州婚纱晚礼服、汕头抽纱、增城新塘牛仔、南海盐步内衣、东莞大朗毛衣、新会针织等一批服装产业集群,建立了广州的白马和沙东有利、虎门的富民和黄河、中山的沙溪、增城的新塘国际牛仔、广东轻纺交易园、友谊裤都等多个服装专业市场和服务平台。
今年上半年,尽管外贸出口增幅继续保持低位,但广东服装行业的销售收入与企业利润率仍取得一定程度增长。1-5月,广东省规模以上服装企业2929家,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221.86亿元,同比增长8.04%;实现利润总额55.02亿元,同比增长21.23%。
“现在的市场竞争,不仅体现为价格的竞争和产品的竞争,更多的是体现为品牌的竞争和商业模式的竞争。要跟国际快时尚品牌比拼,本土品牌应该更加重视产品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和渠道的创新。”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副会长卜晓强表示。
卜晓强认为,本土品牌服装企业已经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没有时尚的设计、快速的出货和更下沉的渠道,很难与国际服装品牌在国内市场一决高下。
就拿名列“中国十大休闲服品牌”的以纯服装为例。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以纯近年来在设计研发、设备改造、产品质量及检测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转型升级,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与国内、国际休闲服品牌展开市场较量。目前以纯每年大约能设计近20000个新款,每个季度都能设计出5000多个新款,每天都会有数十种新款面世。以纯正是以款式多样、紧随潮流的品牌形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当前服装市场的竞争态势,前瞻网资深产业研究员高晓诗分析指出,本土休闲服饰品牌企业的优势在于更了解本土消费者的需求、更熟悉本土商业环境的运作模式、更为丰富的渠道基础和更广泛的群众基础,特别是二三四线城市,上述优势更为突出;当然,本土企业在整体品牌运营、零售管理能力、供应链效率和资源整合能力方面与国外巨头还有很大的差距。
高晓诗认为,未来休闲服行业可能胜出的本土企业,可能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产品定位、目标人群定位或渠道定位与国际品牌充分差异化的公司;二是已经有良好的品牌、渠道基础和管理体系,并且顺应行业的竞争不断主动求新求变的公司。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