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奢侈品电商从业者表示,从数据上看,似乎奢侈品网购市场潜力巨大,但这是一个误区,当下国内做交易的垂直奢侈品电商就是一个伪命题,都呈现亏损状态,未来很难有出路,最本质的原因是没有合适的模式来作支撑。
有观点指出,奢侈品电商在选择消费者的角度上,就已经埋下了失败的伏笔。“购买奢侈品的都是高端用户,真正的高端用户并不屑于网购,更享受线下购物的乐趣。”有专业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电商平台市场一向是得“屌丝”者得天下,要想在海量网购用户中筛选出高端用户,无论是从流量还是从推广运营成本及利润获取上看,投资人也不会跟投。而且在竞争激烈,持续烧钱中,资金链很容易断裂。
除此之外,国内奢侈品电商基本都效仿美国奢侈品电商网站Gilt的模式——会员制、折扣、奢侈品牌。但Gilt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中国行不通。美国奢侈品牌的大量库存和积压尾货,使得Gilt能轻易敲开奢侈品牌大门,让他们心甘情愿成为供应商。
“而中国市场情况却恰恰相反,在国内,奢侈品几乎供不应求。没有库存压力的品牌商,他们掌握着主动权,没有理由成为以低价取胜的电商供应商。”二手奢侈品商人石先生告诉记者,他光是在国内做二手奢侈品,都会有很多“收藏者”来光顾,更何况是新上架的新品?这导致奢侈品电商网站没有充足的正品货物供应,所谓电商的核武器性价比也难以发挥效用。
在这条路上,如今已经上市的唯品会就曾吃过亏,最终发现此路不通,但察觉到国内中低端品牌有大量库存和积压尾货后,改走中低端服装品牌路线,最终赚得盆满钵满。
与此同时,有市场观点认为,新增的用户量和流量成为奢侈品电商的束缚。电商领域是流量为王,对一般商品来说,线上巨大流量成为推动市场规模的杀手锏。“但奢侈品电商的核心不是新增一些几年才买一件打折品的用户,而是牢牢黏住那些常年购买新品的老用户,再利用口碑营销来吸引和老用户有相同购买力的新用户。这使得用户量很难实现迅速突破”。
石先生表示,“在我看来,奢侈品电商最大的两个问题:一个是货品真假鉴定,另一个是服务能否跟得上。毕竟,对于奢侈品消费者来说,除了直接购买之外,他们对于售后服务和购物体验有着更高的要求。”
在商家看来,很多消费者非常看重“售后”这一块,但是,国内电商确实非常缺乏售后服务的群体。
有电商分析师指出,虽然中国奢侈品市场空间看似很大,但奢侈品的销售和传统商品销售有较大区别:体验、身份、文化等因素占比较大,这并非传统电子商务能够很好解决的。加上近几年中国的反腐力度和进程及出国购物、海淘业务的发展也对奢侈品电商造成一定程度冲击。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