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项目最高可获3000万元融资支持
10月25日,2014年四川省青年创新·创业·创富大赛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创富大赛(四川赛区)决赛在成都举行。大赛获奖项目最高可获得3000万元的融资支持,其他优质项目均可享受协调入驻青年创业园区、匹配创业导师、申办小额贷款、争取政策优惠,促进创业项目孵化和项目扶持等服务。
全省18个参加决赛的项目团队(个人)进行了激烈角逐,决赛评选出意向创业组一、二、三等奖和正式创业组一、二、三等奖及天府青年创业奖。其中,来自西南交通大学的“智能铁鞋及站场止轮防溜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参赛项目和宜宾川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参赛项目分别荣获意向创业组和正式创业组一等奖。
省政协副主席赵振铣,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徐学明出席决赛颁奖仪式。
大数据时代,创业只需一个好点子
“100年前创立福特公司,需要投入很多很多钱;20年前创造阿里巴巴,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同样需要许多人和办公室;大数据时代,年轻人创业只需要一个好点子。”今天,正在东郊宾馆举行的2014浦江创新论坛上,风靡中国的《大数据时代》一书作者,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建议年轻人创业可以戴上“大数据眼镜”,透过枯燥海量数据看懂背后不一样的价值,其中蕴含的创新机遇,让人难以想象。
舍恩伯格十余年潜心研究数据科学,是最早洞见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的科学家之一,所著《大数据时代》一书开创该领域系统研究之先河。他研究发现,从1986年到2010年,全球数据量增长了100倍左右,数据质量也不断提高。读懂数据之间的关联,让数据说话,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只要拥有与众不同、又服务大众的创新想法,到大数据中去挖掘与分析,寻找寻常数据中的潜在意义,就会发现大数据创业与过去的创业者相比,成本只要几千美元。
“在美国,大数据经常被很小的公司使用,包括只有几个人的创投企业。比如一位电脑科学家建立的多林格公司,就是一个智能手机应用,帮助人们学习外语。多林格收集了几乎所有英语学习者的数据,发现不同国家人的英语学习方法都不同,而且常常用到坏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帮人们寻找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创业者用到了云计算服务,不需要很高成本,不需要建设生产制造商基地,不需要建立工厂,也不需要建立谷歌数据库那样大规模的数据库。”
舍恩伯格以此为例说明,大数据时代里人们寻找创新机遇,最重要的是数据收集能力和分析能力,从数据中找到好点子。对于大公司也同样,数据重要的价值在冰山下面,在海水下看不见的地方。所以对数据一定要一遍一遍重复使用,换个角度看,以往的垃圾数据可以变废为宝。“例如,美国一家大型飞机引擎制造商,以往飞机引擎中众多传感器记录的振动,热力等数据,用好之后就丢掉。后来,他们重复使用这些数据,用数据预测飞机引擎中哪个零部件即将产生故障,哪个部位即将出现问题,提早维修或替换。如今,这方面的服务创收,已经占到其营收额的17%。”
大数据掌握在大公司手中,如果不肯共享怎么办?在舍恩伯格看来,这其中正蕴含着绝好的创新机遇—可以由第三方平台公司,或者创业公司,分别与大公司沟通数据,他举了美国一家做机票打折信息服务的小企业案例。“显然,美国各大航空公司不会合作建一个网站,发布他们的机票价格信息。一家小企业发现其中的商机,分别与这些巨头洽谈,每月只需要支付1000美元的数据使用费,然后制定合理的收益分成,说服大公司把自家机票价格信息提供出来。”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