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23日,2014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由致兴、立笙、樵利等20家南海纺织企业组成的西樵面料展团抱团参展,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生产商同场争艳,全方位展示西樵面料“流行、时尚、品质、低碳”的风采和魅力。
10月21日,西樵面料在上海参展的同时,一场来自西樵的牛仔时尚风暴也登陆上海。由纽约知名服装设计师牵头打造的首届“西樵之路”牛仔时尚时装秀,在世博园区华丽绽放。
本次博览会上,西樵企业共展出两万余款新面料,希望通过借助国际纺博会的优质平台,扩大该镇纺织面料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帮助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寻找更多优质客户,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与对接,实现互惠共赢,促进西樵纺织产业持续发展。
两万余款新面料亮相国际展会
博览会上,西樵企业不仅展出了牛仔、男装、女装、童装、针织印花等各类纺织面料,而且带来了不少服装服饰展示。部分参展企业根据面料特点设计了男装、女装等成品服装,如商务休闲装、时尚休闲装、时尚运动装、休闲裤等,以达到最大的展示效果。
“西樵的牛仔布色泽、弹性、手感等方面都不错,我收集了他们好几家企业的产品样本,回去再比较,可能会尝试一下与他们合作。”江苏一家服装企业负责人说。
“西樵镇作为中国面料名镇、全国纺织模范产业集群、全国十大专业纺织市场,每年通过纺博会展出西樵最新研发的面料,是试探市场反应的最佳办法之一。”西樵镇镇长黄颂华表示,西樵流行面料展团展位面积逐年扩大,此次展场面积近2000平方米,参展展品不断推陈出新,受到国内外客商、专家及各界的广泛关注。西樵展团在今年的上海面辅料展上继续以抱团的形式组织参展,积极引导纺织企业走品牌兴纺路线,通过提升重视产品的研发创新、提升产品档次和塑造品牌,提升集群竞争力。
跨省办展抢占长三角市场
首届“西樵之路”牛仔时尚时装秀是西樵牛仔面料在上海的首次大型发布秀。
发布秀服装的主设计师Clarence Ruth是Ralph Lauren以及Abercrombie & Fitch的前任视觉总监,GQ杂志的年度设计师。此次他与以香港独立设计师孙一丹为首、东华大学为辅的设计团队通力合作,用他的视角和中西文化碰撞出的火花,展示出了一个全新的西樵。
发布秀邀请了30多个中外模特,身穿120多套时尚设计的衣服,分别围绕“纽约纽约”、“无边花海”、“旋转跳跃”等主题展现牛仔经典、绝美印花,以及运动时尚三大系列,展示西樵面料与创意服装设计理念相互碰撞的魅力。
据了解,西樵此次选择在上海举办时尚时装发布秀,一方面是希望借助与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同期举办之机,让更多国内外采购商参与其中,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西樵牛仔;另一方面则着眼于江浙市场的深度开拓。
西樵目前已与中国服装重镇常熟、宁波、石狮、虎门多次进行产业链对接,强强联手,取得了良好的合作效果。通过此次发布秀,该镇希望能进一步扩大西樵牛仔在长三角地区的品牌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提高西樵面料在当地市场占有率。
纵深
传统产业与金融、科技激情碰撞
“西樵面料”拟携手阿里巴巴共建电商平台
2014上海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专业面料展会,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服装品牌和贸易公司前来参观采购。
在博览会现场,西樵企业展位有两个鲜明的特色。一是,每家企业都在展位显眼位置贴上了二维码,客商用手机扫描即可登录企业官网,了解企业情况及更多产品信息;二是,每个展位上,除了企业的名称、LOGO外,还统一设置了“西樵面料”的LOGO,把西樵面料“流行、时尚、品质、低碳”的特质彰显出来。西樵纺织行业的科技化、品牌化趋势可见一斑。
以西樵轻纺城和西樵纺织产业基地为载体,以产学研结合和金科产融合为动力,西樵当前正迎来新一轮的集聚提升,以致兴纺织为代表的优秀企业更引领着国际纺织潮流。
渊源深远千年传统产业创新不止
西樵纺织业历史悠久,据文字记载,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明朝时,佛山已经成为广东最大的棉纺业中心;嘉靖年间,西樵就享有“广纱甲天下,丝绸誉神州”的美誉。
1873年,西樵简村人陈启沅在西樵山脚下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成为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近代企业。据记载,该厂“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这不仅在技术层面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手工业,刺激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更在资本运作上开始将珠三角带入新的国际市场,对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史的车轮呼啸向前,西樵的纺织业在一次次涅槃中迎来新生。2003年,西樵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面料名镇”的称号。如今,西樵已是全国首个纺织产业升级示范区,是继浙江绍兴之后的国内第二大纺织面料生产和销售基地。花花公子、啄木鸟、雅戈尔(600177,股吧)、红豆、杉杉等中国知名服装品牌已经把面料货源长期锁定在西樵。
西樵现有纺织服装企业84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6家,从业人员有约6万人,拥有3万多台织机,年产26亿米,已是全国三大纺织品批发市场之一、华南地区最大的一级纺织品批发交易市场、广东省大型高级批发市场和重点培育流通龙头市场。
纺织,一直被认为是传统的、高污染的产业;但是西樵纺织产业却一次次颠覆外界对其原有的认知,展现出“樵商再出发”的决心和信念。
从140多年前陈启沅创建继昌隆缫丝厂,到2003年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面料名镇”的称号;从家庭小作坊到现代化机器生产,到“广东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广东省绿色升级示范工业园区”;从肩挑背扛到全国十大专业纺织市场,到“征战”世界各地知名展会。西樵不仅以自己的行动为纺织产业正名,同时更是以纺织产业的不断创新、升级,推动自身走向大市场,赢取大未来。
转型升级产业链主动向终端延伸
目前,西樵的牛仔面料、家纺床上用品、衬衫面料及提花等产品已成为引领国内面料流行的“风向标”,西樵面料在国内市场上以“新、精、特”著称,己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过去几年里有约200个产品入围“中国流行面料”。
然而,面料终究只是中端产品,缺少品牌建设的优势,不为广大消费者所知,知名度和美誉度仅限于业内,不利于西樵产业链的延伸发展,更无益于西樵区域品牌的打响。
“比如说一件衣服的吊牌上会写着产地和厂址,虽然西樵提供了服装最主要的原料,但是吊牌上不会写上面料的进货地点,西樵的知名度还需通过终端产品来推动。只有向终端产品延伸,西樵的纺织名片才能走得更远。”西樵镇委副书记、副镇长关海权说。
因此,近年来,西樵纺织产业在转型升级方面不断创新突破,不仅在“建链”、“强链”方面频频树立行业标杆,在“补链”方面也卓有成效。在加强“织”、“染”和“市场”环节的基础上,大力引入原料、机构、服装、家纺、物流等上下游产业环节,形成了一条龙的产业发展模式。占地1200亩的服装工业园建设完成后,致纯服装、致兴纺织、德耀翔胜、南方印染、新光针织、华丰纺织、黛富妮、启盛、昱升等大型知名企业陆续进驻投产,更是进一步完善壮大了纺织产业链条。
专业市场是产业集群商贸沟通的窗口和平台,也是将产业链向终端延伸的重要途径。关海权说,该镇明年将投资50亿元建设高标准规划的新国际轻纺城。届时,集原料、面料、服装、家纺、配件、加工、仓储物流和商务办公、产品展示、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为一体的国际化专业纺织服装商贸城,将进一步助推西樵纺织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西樵的新一轮转型正在展现全新的效应,产业重心正从织造环节向时尚、创意、服务等环节平稳过渡。纺织产业之美,不仅在于产品,更在于产业焕发出的创意活力,构建出的生态体系,与消费者更加和谐地依存,从而真正形成可持续式的正向发展。
金科产融合行长看展会提振放贷信心
本次博览会,西樵特意邀请了镇内一些金融机构到现场参观体验,让他们切身感受西樵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心,对西樵纺织产业的发展赋予更多信心,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便捷的支持服务,进一步促进金融机构与西樵纺织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信贷融资关系。
“产业的发展进步确实很快,我们对企业放贷也更有信心。接下来计划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实际的经营状况,综合研判,探索与企业、政府三方合作,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广东发展银行西樵支行行长李伟棉参观了博览会后这样说。
对电子商务模式的大胆尝试和积极引用,也让西樵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明显提速。本次博览会上,西樵纺织企业继续大力度“拥抱”电子商务,在展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