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蓝的电商十年
沃蓝的十年,我们从6000元起家,到现在年销售过亿毛利率近50%。
做过仿品,但后面从良了,坚持只做细分市场品牌。
从第一批员工中专学历到现在博士硕士海归班底,覆盖各个语种的团队。
从初创平均两年团队换一遍,到每年人员10%以内流动。
从身边出现融资6000万的企业,一下子吸走我们培养的团队,到坚持走自己品牌化差异化道路各自发展不落后。
……
我们的每一步都是摸索过来的。我只会说大白话,不会装高大上,小傅拿着我的文稿给自媒体。他们说,内容很高端,就是太口语化。我和小傅说我只说大白话,做电商很简单不要搞得很复杂。
遇到过的发展瓶颈
老员工坚持seo部门一家独大,压制社交营销部门的成长。但我认为对于女性消费者,社交营销是必然的。引流成本低,便于做内容沉淀和品牌,搜索流量在站内停留只有不到一分钟。
所以平台卖家为什么很难有品牌?因为停留时间短,没有内容,不能培养情感认知,客户忠诚度不高。这场消耗战打了一年多,不敢大规模动手,先把人一点一点地调走,亲自带队测试社交营销。做出效果,再抽调人出来,再测试扩大。最后铺垫得差不多了,和seo部门剩下的同事摊牌。愿意接受的,新的安排,薪资不变;不愿意接受,抵触的可以离开。
还是有少部分离开的,因为电商团队年轻人太多,年轻人大多时候冲动非理性。这就是电商团队最大的管理隐患,所以一定不能把核心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一定不能一个部门独大,过于年轻的团队心态起伏大,破坏性大。
两个经验
我深恶痛绝的一个情况就是公司核心知识技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我不会允许个人与企业博弈,因为一个人的私心,企业也许会失去这辈子最好的机会。因此必须建立公共的企业知识库,鼓励新人出头,新人只有最快地学完你企业已有的知识,才能为你的企业创造出所没有的知识。
或许一个知识是个人先发现的,但你是在企业的平台上发现的,没有企业给你的资源和平台配合,你能发现吗?所以这个知识不属于个人,必须公共企业内分享。
只有这样,员工才会不停地去发现而不是守着一点老本过小康!对于企业主,很多时候,你抱怨员工是因为你的管理做得不好!
广深企业短板1
真正懂的企业绝对不会凑热闹,一定有自己既定的市场和战略,忍住诱惑。我发现最近冒出来许多企业在做快时尚女装,我也知道最近女装企业很火,大家都在高调宣传自己的网站有多好。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为什么女装这么火,看到热闹心里痒痒的就想上。
原因其实是:
1.低价快时尚是高频率消费,客户粘性高;
2.社交图片渠道引流成本低;
3.移动互联网核心传播的是图片,而核心传播人群是20-40岁女性正好是快时尚的客户;
4.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头。
问题是光知道这个就够了么?当只有几家的时候是机会,当人人都想冲进去的时候就是陷阱。一个客户的微信里会留几家企业每天晒衣服图片而不审美思考?当第一个便宜又精美的图片出现客户会兴奋,当一批出现的时候,客户会觉得就应该那么便宜,恰恰女装进入门槛低。
广深企业短板2
我为什么要模仿深圳大电商做销售额?
国信证券香港投行部老总在南京和我碰面,说一个亿50%毛利,十个亿5%毛利,你选哪一个?我选第一个,我想做的是airbnb。美国的很多电商企业只有几十个人却能做几个亿美金,这才是我想努力的目标!
我想做电商,做品牌,不是搬运工。
做企业的人一定要有历史的发展观!美国的大流通药品批发企业只有几家巨头,但行业领先活得好的都是研发领先高利润的企业,比如卖伟哥的辉瑞。不过去年他们把东莞一半酒店包下来开完年会,东莞就倒霉了。
外贸电商要做大销售额必须要有战略目标的支持,我要在这个区域有多少市场份额就要控制渠道建立品牌,或者要倒逼供应链才能有行业话语权,如果是在全球市场撒豆子吹大销售额,那只能是大而不强。
{page_break}深挖一个高门槛市场
兰亭出来的时候,我对同事说,同志们大家不要怕,你如果要结婚为什么去一个什么杂货都卖的网站上买婚纱?你是有多么不讲究啊?坚持做专业!你真心见过几个女孩子买衣服只买最便宜的?
我们公司两个小朋友写一个博客,每周更新两篇教客户怎么选适合自己的婚纱,一年有1000万销售额,你要会做专家讲故事,做营销就是根据客户讲故事,你看看农夫山泉一瓶自来水就能把几亿人忽悠成这样。加多宝就算是丢了王老吉这个商标,也硬是把客户吸引到自己的品牌,这就是品牌的门槛。
专业类产品,婚纱、机械、汽配,等等一定要构筑专业门槛!
我现在登场讲课,因为我知道抓住一个新渠道就能赚钱的日子就要过去了。讲细分品牌的精细化时代正在到来,而这个是沃蓝十年积累的强项,这也是专业类门槛。
培养一个人才大梯队
我在广州看得很有趣,很多老板自己花几万来听课,在团队培养上却花不了几千,这是自己把团队往低能方向培养的节奏啊。
或者,一个岗位用一个人,其实公司处于上升期,一扩张就没有人用。上升期的团队人才应该按照1:1.2配置,核心高门槛岗位应该1:2甚至1:3。没有人才储备和培养体系,你是长不大的。
在沃蓝,我们有储备主管团队,每年补充新人,每年送主管去读MBA。我们现在开始每年送主管出国拜访客户体验市场反馈。因为我们管一个亿的主管最大的86年,最小的88年。我们这些老家伙就出来讲课,不挡着人家上升了。因为你在人家不敢犯错,一个不敢放手让年轻主管成长的企业是没有动力的。
他们背后还有一群90后在追他们,我当然不用盯着他们!
我们设立了一个企业知识库,做好团队培养,不依赖某一个人,年轻的人才不稳定,互联网知识更新速度又快,不可能依靠一个人走很远,需要一个每年冒出新人才的团队。这样的团队是靠实战、犯错、修改和知识喂大的,还有如果你的企业是盈利向上发展的,不要抱怨缺人,把你的办公室扩大一些,大家不要那么拥挤,设一个50平米休闲区,多花不了几个钱,员工愉悦度会高很多。
我们都是如此,不是我反复说,的确沃蓝的招聘启事就是,你可以穿拖鞋上班,可以躺着开会,夏天冷饮水果免费。等等。不要把你的员工当人,把他们当人才对待。
用好一个电商的方法
我十年做电商的体会,用好电商的方法才能引发销售的迅速增长,因为电的作用就是扩散,商的作用是定向扩散和加速扩散,好吧我又说的复杂了。
我讲两个之前发生的例子。
我去吕总的企业拜访,她们说你讲的讲故事引流的方法很巧妙,但我们卖的这种标准配件,触摸屏怎么讲故事?
我说很简单,你的一个畅销款价格多少,比如同一款的价格,你是115元,竞争对手最低的比你低多少,3-5元。
如果我是他,我会写一个博客。我的一个客户在纽约突然接到一个急单急需十个触摸屏,周六发邮件给我们,我们收到后二话不说加班帮他处理,客户要的型号广州缺货,我们就去深圳调货。平时我们都是小包发货,为了不耽误这个客户的信誉,我们用UPS加急,结果24小时后客户收到,很满意。
你认为一百多元的产品,有这么好的服务客户真的还在乎3-5元的差价吗?你设计不出来,因为你没有分析过客户怎么判断供应商,我从来不敢用最便宜的供应商,服务没保障!不在乎服务的都不是大客户,因为他的品牌服务成本低!越是品牌服务成本越贵!还有你觉得我刚才讲的这个故事里面嵌入了多少个产品关键词?
第二个故事,台下的郑总卖球迷产品,觉得自己seo很吃力。我就问他,你最畅销的产品是卖给哪个队的球迷?他说老鹰队。我问他,老鹰队的死敌是谁?他说野马队。
我说好办,你做一个网站,专门写文章夸老鹰队,讽刺野马队战术和队员表现。你吸引的一定是老鹰队粉丝,承诺老鹰队夺冠,你赞助1000个帽子。你可以卖你的畅销款。 他问那这样会不会得罪野马队球迷。我说那更简单,再做一个网站骂老鹰队。你告诉我,这个网站含有多少关键词,抓取的客户精准吗?推广费力吗?
所谓巧妙的方法,其实就是营销。而营销的核心在于理解客户的需求,第一个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