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 政府全面呵护
韩国政府当年采取了“舰队式”发展战略,从税收到银行贷款、到市场准入,为企业大开绿灯,使之由小到大,由弱变强。
其实,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像三星这样的大财团都受到过政府从资金到政策的巨大援助,有些优惠甚至违反了公平竞争法和金融法。可是,如果没有这些政策,当时弱小的韩国企业或许根本无法抵御跨国企业的冲击。
2009年2月,时任总统李明博直接在他管辖之下设立“国家品牌战略总统委员会”。当年,韩国首批评选出了16个“大韩民国名品”,对其进行集中宣传。
教育 爱国就用国货
自上世纪60年代起,韩国人就开始接受购买国货的精神灌输。韩国农民组织提出了“身土不二”的口号,委婉地劝诫国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定要吃国货。
在幼儿园,“身土不二”也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韩国幼儿园的墙壁上画着许多韩国的特产,如“韩牛”(韩国产的牛)、“竹蟹”(韩国东海岸盈德特产)、“唐津大米”等。此外,学校还会经常组织孩子们制作一些本国传统食品,如大酱之类的活动,以培养他们的乡土感情。在孩子们的印象中,热爱本土就要用国货。
这种说教有力地保障了韩国农产品的销售,增加了韩国农民的收入。如今,“身土不二” 理念已经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家长和孩子都以吃本国的粮食、蔬菜、水果等食品为荣,虽然超市里国产“韩牛”比进口牛肉要贵,但买的人却很多;挂着“本土正宗”招牌的餐馆更是顾客盈门。韩国几乎所有人用的手机都是三星、LG,甚至在韩国开外国车都会让人觉得可耻。
宣传 韩剧植入广告
对民族品牌的推广也功不可没。影视剧大量植入韩国民族文化及自主品牌,三星手机和现代汽车等品牌也随着影视剧的传播走出了国门,走进了国外众多影迷粉丝心里,获得他们的追捧。通过一些韩国影视剧,我们可以看到韩国人对“韩牛”、“韩国大白菜”的热衷。
而在国内,为了加深“国货才是世界上最好的”这种印象,上会经常出现农产品打假以及如何辨别国货的新闻,而国外农产品总是成为低劣的比较对象。韩国人宣传国货的另类方法就是称外国农产品存在疯牛病、寄生虫等危害,媒体的报道自然强化了人们对国货的信仰。
企业 树立品牌形象
作为企业,自身坚持不懈地努力也是其走向世界大品牌的关键。1969年三星公司刚成立时只是一个盲目的模仿者,为日本三洋制造廉价的12英寸黑白电视机。20多年前,三星电子出口到美国的微波炉,由于质量低下,让西方人认为三星只是一个模仿别人的地摊产品廉价公司。直到1993年三星李健熙会长提出新品牌经营哲学,确立“高档数码战略”,才使三星的品牌从大路货中破茧而出。
与此同时,韩国充分培养员工的责任感。缺乏丰富资源、廉价劳动力和巨大的国内市场,让韩国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他们知道,如果不努力工作生产出最好的产品、不创造出最先进的技术拥有最强的品牌,自己的企业甚至是国家随时都会陷入困境。所以在韩国,特别是大企业,8小时工作制仅仅是一个梦想,很多人主动工作到深夜,用行动创造企业的品牌和形象。做事认真敬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企业归属感,是韩国品牌风靡全球的重要原因。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