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如果想得到比较好的发展,就要能够提供优质、低价的服务。而如果想要降低产品的价格,就应该要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产品成本,除此之外还应该要考虑对于成本进行科学的管理,因此增强对于成本的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将成本计算和企业经营相联系
企业的经营管理与产品成本的核算相联系,把成本的核算当作产品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不应该仅仅只对企业的生产费用进行记录以及计算,还要在生产费用发生以前进行适当的控制与核查。
把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成本的核算相互联系,从成本管理的角度去做对于成本的核算,所提供的关于成本的信息应该要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简单来说,就是既要考虑怎样进行成本核算,又要考虑需要计算的成本种类和计算的程度等因素,这些都是需要从管理的角度考虑的内容。在管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还要理清进行的顺序,让实行的步骤有条理,才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二)选择合适的计价以及转接方法
在企业进行生产与经营时,会消耗各种劳动。在这些劳动费用的消耗过程当中,对于财产物资的消耗具有很大的比例,所以对这些物品的计价方式是否合适,价值转结的手段是否恰当,都会对计算成本的准确性造成比较重要的影响。而对于财产物资的价值转结有许多种方式可以选择,例如在流动资产里材料依照实际的成本来计算价格。为了能够可以正确的算出生产期间的各项费用以及产品的成本,都理应依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来找出合理科学并且简便的方法。而且一旦确定了产品成本的核算方法,就不应该随意改动,这样才可以让成本信息保持可比性。
(三)合理划分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就一般意义而言,成本费用泛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发生的各种资金耗费。企业的成本费用,就其经济实质来看,是产品价值构成中c+v两部分价值的等价物,用货币形式来表示,也就是企业在产品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总和。公司中的经济活动是各种各样的,费用的支出也是多方面的,不同性质的费用支出,归列不同的费用项目。正确区分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是必要的。生产成本最终要进入产品成本,通过产品的销售结转到损益科目,影响利润;而期间费用,在计入的当期就要影响本期利润。
比如,工业企业在进行工业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发生各种各样的耗费,这些耗费用货币额表现,就是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包括生产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属于生产体系的部门(如生产线、工厂办公室、生产维修部门、质量部等)都可以算在制造费用中最后转入产品成本,属于公司管理的部门(如财务部、行政部、人力资源部等)发生的费用都可以算在管理费用。
同时应正确区分出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区别。“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费用,记入“制造费用”,如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水电费,制造部门的折旧,加油费等。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购建支出,对外投资等,属于资本性支出。
正确划分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过程,也是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过程。划分费用的正确与否,可以说对于产品成本计算的精确性是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成本计算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应该要进行仔细的检查,然后作出相应的评价,评价以及检查的标准可以根据支出的性质进行判断。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