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2014上半年产品质量和进口服装质量相关数据。数据显示,全国共查获进口服装不合格案例12305例,金额4766.75万美元,其中396例涉及质量安全不合格,“快时尚”品牌FOREVER 21、ZARA、H&M和MANGO等品牌厂商,不合格数量达107例,占所有不合格的27.02%。数据一发布,立刻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国家质检总局随即对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3个省、直辖市180家企业生产的180批次休闲服装产品进行了产品检测排查,抽检结果不容乐观。
其中,北京提取的63921样品,合格率为90.81%;贵州省纤维检验局对贵阳市13个生产企业的14个批次婴幼儿服装进行抽查,合格率为85.7%;广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2014年流通领域儿童服装质量抽查检验情况通报,31个批次儿童服装检验合格率为29.03%。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开展了针织服装产品监督抽查,抽查了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丽水等五个地区46家企业的46批次针织服装产品,不合格7批次,批次不合格率为15.2%。华中、华南等地也相继被爆出服装“质量门”,纺织服装质量让人担忧。
据了解,纺织服装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PH值、色牢度和甲醛含量。户外服装、童装、床品类、内衣类、贸易类、商务类、羽绒服类、学生装等领域问题居多。三利家纺华南城分店的负责人谭培奇经理认为:“纺织产品有问题几乎是行业通病,只是还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近几年由于问题逐步暴露,所以不得不让人深思。这无形中告诉我们,纺织行业的质量问题已经影响到产业的健康发展”。
是政府监管不严 还是企业失了良心
我国是纺织服装生产大国,也是出口大国,行业门槛低,中小企业众多,企业对诚信、风险和质量安全意识认知程度不同,再加上我国服装检测均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国标有的滞后于市场发展,有的超前于市场发展,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服装业,加上企业的生产企业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整个行业的生态发展难言乐观。
据了解,目前国家对企业生产产品的监管法规有《生产企业监管类别管理实施细则》、《进出口商品免验管理办法》、《出口商品检验监管示范企业管理办法》、《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法》等,规定了甲醛含量、ph值、染色牢度等化学指标的限量。
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生产管理起到了约束作用,而且现在国内很多正规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服装检测中心,说明企业对于服装安全的重要性已有深刻认识。但因国内外标准存在巨大差异,国外品牌在国内检测不合格,而国内纺织服装业缺乏龙头企业,在质量方面缺乏议价能力。小企业由于缺乏一定的经济实力,贪图蝇头小利,采用价格低廉的原辅料,造成纺织服装“质量门”频现。
控制不合格产品需找准要害 多管齐下
近年来,媒体大量披露服装质量问题,使业内人心惶惶,行业一度出现自乱现象。笔者认为,要解决纺织服装质量问题需防微杜渐,多管齐下,直击要害。
首先,企业自身要自律。我们都知道,质量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根本,好的产品才能赢来好的口碑。东莞市舒特斯印刷有限公司的孙敬先生说道:“品质对打造可持续发展纺织品牌至关重要,因为产品质量的优劣决定产品的生命,也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命运”。
其次,社会的监管和法律约束也是行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当前,监管部门的检查多以抽查为主,检查涉及的范围有限,还有不少部门监管的常态化不足,导致我国个别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因存侥幸心理,频现质量问题。因此,只有加强监管,提高处罚力度,健全法律法规,利用媒体的力量进行监督,才能有效控制纺织品服装的质量问题。
最后,消费者应提高自身的消费意识。基本的服装标示要有所了解,企业不应该一味的追求低价格,而应把质量重视起来,尤其是婴幼儿服装选择更要慎重。同时,消费者应该有强烈的维权意识,若发现服装产品影响到自身健康,应积极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
总之,针对纺织服装产品不合格现象,政府要加强行政处罚力度,以及利用媒体的力量监督,促使纺织服装企业从源头重视产品质量,视品牌信誉为生命。同时,行业协会也应积极引导,推出约束商户对品牌的倒逼机制,并协同媒体、消费者的舆论监督等途径多管齐下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来源:华南城网纺织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