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市工商局集中组织力量对久光、永安、百盛、日月光、梅陇镇等商场销售的226个批次服装进行了质量抽检和市场检查。经检测,有65个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为28.8%。主要不合格项目为甲醛、PH值、色牢度和纰裂等指标。
一是甲醛超标,有1个批次。抽检发现,深圳市新益昌贸易有限公司上海第二分公司销售的标称由旭日极速服饰(惠州)有限公司生产的“QUIKSILVER”牌男装针织上衣(型号规格:175/92A、180/96A;型号规格:41-1388),甲醛含量实测为318㎎/㎏(标准值应≤75㎎/㎏)。该指标超标,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二是PH值超标,有2个批次。抽检发现,个别批次PH值实测为8.8,超出国家标准的允值范围。人体皮肤表面呈弱酸性,因此,直接与皮肤接触的纺织品PH值应在弱酸性和中性之间,才不会破坏皮肤表面的弱酸性环境。该指标超标,容易引起皮肤过敏,诱发感染。
三是色牢度不合格,有23个批次。抽检发现,个别批次耐湿摩擦色牢度实测仅为1-2级,或者耐汗渍色牢度实测为2级(标准值均应≥3级)。色牢度是纺织品的安全性指标。该指标不合格,一方面直接影响纺织品的质量和正常使用,另一方面洗涤时极易掉色、沾色、褪色。
四是纤维含量不规范,有40个批次。纤维含量历来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抽检发现,部分批次纤维含量实测值与标称值明显不符,或者未按国家要求对纤维名称进行标注,如实测为聚酯纤维,标注为金银线。
五是纰裂不合格,有1个批次。抽检发现,该批次袖缝部位纰裂实测为1.2cm,(标准值应≤0.6cm)。纰裂是快时尚服装的主要投诉项目,表现为服装在袖底、侧缝和背部接缝处脱裂,除了服装的缝制存在问题,也是消费者购买时倾向于选择更为贴身造成的。
根据本次抽检结果,工商部门已责令相关经营者立即停止销售不合格商品,并督促其加强内部质量管理措施,建立健全索证索票、进货查验、进销货台账和售后服务等制度。
同时,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在选购服装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查看商品标识,应有中文的厂名厂址和商标等信息,如果是进口商品,则应有原产地和国内代理商或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
二、查看服装表面是否有明显疵点、主要缝接部位是否有色差;再查看各种辅料、配料的质地,如拉链是否滑爽、钮子是否牢固、金属装饰件有否锈蚀情况等;最后,查看有粘合衬的表面部位如领子、驳头、袋盖、门襟处有无脱胶、起泡或渗胶等现象,涂层复合类商品有无起泡、起壳、脱层等现象。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