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体育产业改革的推进,未来体育产业总量和结构都将大幅增长和优化,包括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等体育产业各门类将迎来绝佳的发展机遇。
受益的绝不仅是晋江的产业经济,对于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和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晋江来说,同样是个巨大利好。5万亿元的“大单”将让这座体育城市血脉贲张,搜寻着每一个机会;其带来的绿色生活形态也将提升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改善市民的生活品质,改变大众的消费形态。
体育城市晋江,将迎来发展“大时代”!
历经多年的发展和沉淀,晋江的体育用品产业已经成为国内体育用品产业的重要支撑力量,拥有国家级体育用品品牌42枚,体育用品上市公司21家,涌现出安踏、三六一度、特步、舒华等诸多知名品牌。然而,缺乏创新、跑马圈地式的快速扩张也让“晋江系”体育用品行业遭遇困境,进入调整期。《意见》的出台如同一声惊雷将为体育用品行业开启又一次快速生长周期。
最让晋江企业欢欣鼓舞的无疑是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利好传来,喜得龙公司董事长林水盘嘴中蹦出四个字:“机会来了!”
早在5年前,当多数运动品牌还在请明星做代言的时候,林水盘就以其独到的战略眼光携手国家体育总局,成为“全民健身万里行”活动首家体育用品合作企业。2013年开始,喜得龙品牌更是被授予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中国行”官方唯一指定运动鞋服装备,并携手奥运冠军走进了全国30余所高校和多个社区,为全民健身代言。
“支持全民健身中国行及各项体育赛事,将健康向上的大众体育精神传达给公众,推广健康的生活理念是我们的初衷。”林水盘表示,全民健身与喜得龙“生活运动”的品牌定位不谋而合,有了之前的基础,接下来,喜得龙将深耕“全民健身”这一金字招牌,除了加大运动装备的研发力度外,还将主动参与全民健身运动场馆建设,分食更多市场蛋糕。
2013年,中国体育产业年度总产值仅占GDP的0.6%,与发达国家超过2%的占比差距很大。随着《意见》的出台,体育产业这一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潜力价值凸显。如何把握有利时机,挖掘体育产业这座万亿富矿,有着敏感市场嗅觉的晋江企业已经开始谋篇布局。
“体育产业将成为下一个超级产业。”在舒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张维建看来,《意见》对全民健身的重视及对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的一系列详细规划将带来无限商机。作为国内健身器材的领头羊,未来,舒华将在体育健身场地建设等方面大施拳脚。
“国家提出大力推广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等,但目前运动场地严重不足,这一块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张维建表示,凭借舒华在全民健身政府采购方面具备的优势,未来公司将积极参与到全民健身场馆、体育公园、户外路径的建设中。
“对于企业而言,全民健身的普及可以进一步提升人们在体育用品方面的消费。”国内品牌营销策划专家郭汉尧认为,一旦全民健身氛围形成,将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体育用品消费会变成人们的习惯性消费,变成消费者的刚性需求,这对于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来说,市场空间将变大。
政策利好或将一扫近年来体育用品行业整体低迷的状态,本土体育用品企业有望迎来“龙抬头”。
在泉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院长许月云看来,晋江体育产业可借此机会进行“转型升级”。所谓转型,就是从同质化竞争严重的鞋服制造行业转型到运动器械、体育服务等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链中。所谓“升级”,即企业要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可以通过整合资源,与同类企业或高校联合研发,减少重复投资。
无论是就地转型升级还是另辟蹊径,“全民健身”上升为国策都将带给企业巨大的想象空间。
新型城镇化产城融合促和谐
体育产业基地蓝图展开迎新机
除了企业直接受益外,作为继深圳、成都之后的全国第三个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晋江打造中国体育城市的绚丽蓝图也在“全民健身”热潮中加快绘就。
就在上个月,361°杯第二届中国晋江自行车公开赛在晋江举办,该赛事吸引了来自13个国家的实力强队和顶尖车手加盟参赛,是目前省内规模最大、赛事奖金最高的自行车赛事之一。其中,公路精英组不仅汇聚了QUICK快客中国车队、specialized(闪电)中国车队、星海昌龙中国车队、美利达挑战者车队等20支全国顶级俱乐部车队,极具竞争力的BH-Spiuk中国车队也加入赛事。这也是晋江2014年继成功承办CBA、中国足球乙级联赛、亚洲沙滩排球锦标赛后,精心推出的又一重大体育赛事。
三六一度集团公共关系中心总监韩晔表示,本届自行车赛以打造晋江市体育品牌,助推体育强市建设,带动体育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晋江市全民健身工作为宗旨,非常契合国家出台的新政策。
近年来,晋江这座体育城市正以积极的行动参与体育竞赛市场的开发,逐步培育起了一批品牌赛事。无论是沙排赛还是自行车赛,都已从最初的国内赛,升格到洲际赛,体育赛事的规模不断壮大,品牌不断提升。对于晋江来说,打造品牌赛事,繁荣竞赛表演市场是打造中国体育城市的重要内容,这也与《意见》鼓励大型体育赛事充分进行市场开发相契合。
如果说,商业化已经渗透进每一个毛孔的欧洲职业足球联赛与NBA已经成长为体育产业巨人的话,作为中国体育“三大球”的代表,中超联赛和CBA依旧只是蹒跚学步的羸弱孩童。差距凸显落后的同时,也预示着中国体育产业背后的巨大潜力和宽广的发展空间。
“之前发展体育产业的思路是由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全民动员,新的政策出来后,政府将由主导转型到引导,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政策、用地、资金、财政贴息、项目奖励等各种方法带动体育产业发展。”在晋江市文体局局长黄良看来,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打造体育城市的思路之一,就是要以项目促进体育消费,鼓励企业共同参与其中,以此促进全民健身,带动体育消费升级。他举了个例子,2011年开始,CBA就取消了赠票,全部采用市场化运作,然而主场比赛却场场爆满。
品牌赛事,不仅可以直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生活注入了巨大活力,刺激了交通运输、餐饮、住宿、体育用品销售等多条产业链。《意见》鼓舞竞赛市场的市场化运作势必激发晋江这座体育城市的办赛热情。
“明年,我们还将上一些新的项目,特别是大家关注的足球赛事,明年晋江将有一个新的规划。”黄良透露,除了中国职业足球乙级联赛福建主场落户晋江外,中国足球福建队的训练基地也要落户晋江。此外,中国5人制足球联赛也在晋江设立主场。从明年开始,晋江还将举办中小学生足球联赛,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等。
体育赛事方兴未艾的背后离不开晋江市委、市政府提前谋篇布局。据了解,晋江已分别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开展城市发展、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性研究,并提出了“一带二地一中心”的发展布局。
所谓的“一带”即在沿海大通道建设集运动、休闲、旅游、娱乐、商业、商务于一体的规划和建设滨海运动休闲产业带;“二地”为打造全球体育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级运动训练基地;“一中心”为打造全国体育赛事中心城市。围绕做大做强体育用品业、培育体育健身娱乐业、发展竞赛表演业、建设国家级训练基地、规划开发滨海运动休闲产业带等五个发展重点,晋江正在倾力打造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示范基地、全球重要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基地和具有国际影响的现代化体育城市。
体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形式,在提高生活质量、提升人口综合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全民健身观念的普及正是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重要途径。此次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晋江来说,推动作用明显。
30多年来,晋江的工业化延展至周边乡村,数十万农民成了企业工人,9万多农民变成市民。但是,相当长的时间里,晋江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没有跟上经济发展步伐。一些优秀的科技和企业管理人才、技术工人弃晋江而去。留不住人才成为晋江经济社会的发展之痛。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晋江市坚持“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系统推动城市综合转型。由过去片面追求城市规模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为城乡居民打造高品质的宜居之所。
每当清晨或傍晚,活跃在各处的广场舞自不用说,主干道世纪大道两侧,三三两两的“骑行”人员不时映入眼帘;八仙山公园、灵源山景区,登山运动的市民络绎不绝;晋江经济开发区五里园新建的体育公园,来自五湖四海的“新晋江人”尽情享受着运动快乐。也就是在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晋江人,或者说是晋江家庭选择了户外健身这一生活方式。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