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实体商业更多的是一种体验,在于差异化经营,在提升品质这方面还有文章可做。”张育林分析指出。现在我们国内一些大的地产商,像大悦城、万达、华润万家等都有这样的发展趋势。
以后这些实体业态卖的不是商品了,而是一种服务、一种体验、一种生活方式,城市人在晚上或者节假日来这里逛逛,这是线上所没有的。比如,有以亲子为中心的儿童培训、娱乐、教育活动,同时针对家长做一些配套设施,购物中心变成了生活场馆。
另外,张育林认为,线上线下的融合也很重要,谁也不可能完全只做一种,线上的也做实体店,实体店也做线上,两种模式相互交叉、融合、渗透。还有,实体店应利用大数据,并结合消费者的需求特性和消费习惯进行不同时段的精准营销。
张育林还介绍说,据埃森哲对全球20个国家1.5万名消费者的最新调查发现,去实体店购物的消费者从一年前的18%攀升至26%,有重返实体店的趋势。
张育林表示,前几年渠道为王,商品极大丰富的时候,卖什么都赚钱,消费特别旺盛。现在购物方式发生变化,最大的趋势就是网上购物成为年轻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它也不能代替全部。现阶段网购拼的是价格,还有配送快捷,电商靠的是量,但到最后还是要人性化的。
张为人也提出了类似观点。他表示,电商也许会代替大众化商业,但高端不会被取代。百联集团要求我们适当提高档次,引进高档产品,我们也正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在商品调整上,淘汰掉一些低层次的产品,向中档偏高方向发展。此外,我们还经常推出一些个性化服务,搞一些大卖场。还有,我们计划与东方商厦两家联合打造南京路新商圈,集休闲、娱乐、购物、餐饮为一体,向综合业态发展。
在王浏河看来,百货业是长青业态,不仅不会消亡,而且发展前途非常好,这是城市发展水平的标志。
楚修齐说,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时零售业全面开放,沃尔玛、家乐福等国外零售业巨头进军中国市场,当时就有人说狼来了,还有很多国外的机构预测说,要不了三五年时间,中国的百货零售业就要遭遇滑铁卢。“事实上,我们不但没有被打倒,反而得到茁壮成长,整个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据他判断,电商是一种潮流,一种趋势,而且会越来越发达;同样实体店也不会消亡,实体店转变发展模式,调整结构,增加服务,仍然有发展和提升的空间。楚修齐建议,实体店如何转变经营模式,借鉴国外好的经验,提高自营比例,自己采购一些个性化、时尚的商品,让消费者认可,这些问题都值得探索。
对于实体店的下一步发展,王浏河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他表示,第一,线上线下互为融通;第二,利用互联网,搞智能导购服务,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第三,增加消费体验,加强售后服务;第四,商品不搞“高大全”,但要能满足各种人群多样化和个性化需要;第五,扩大自营比例,扩大代理制、总经销,控制货品权。
魏际刚认为,传统零售业肯定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零售店可以转成体验店,也可以成为配送终端,而且零售商也可以和消费者进行合作,根据消费进行代行采购,提供相应的电子商务不能提供的服务,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更贴心的服务。此外,零售企业本身也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增加自身的配送功能,融入供应链的点,也可以通过与电商和物流企业合作,融入到供应链里面去。
“我觉得,如果传统零售业能够转变经营方式,是可以和电商进行竞争的,主要是通过提供更多精细化、专业化、差别化的服务,对市场做出甚至比电商更灵敏的反应,从而形成自己新的竞争优势。”魏际刚表示,无论是大型超市,还是小的零售店,他们的未来发展方向必须要思考,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核心优势,再赋予一些时代特点。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