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皮具和鞋类制造商向联邦政府提出正式的抗议,他们表示由于缺乏当地皮革供应,行业内很多工作岗位将受到影响。
他们表示由于本地制革厂把成皮革销往海外而不卖给他们,行业内这些企业很难确保有足够的皮革供应源。
一些团体甚至要求政府执行1970年代的法律规定,这些法律条文要求企业优先供应本国市场。但是媒体从政府内部获悉这些法律条文只能在实不可解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2012年阿根廷政府威胁要关停一些供应巴拉圭冬青(Yerba mate)的公司。因为阿根廷消费者非常喜欢喝由此草制作的茶,这些公司就减少供应,结果价格腾高,对消费者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鞋类和皮具制造商表示巴拉圭冬青与皮革的事件是相似的。
政府已经明确表态尽管他们不愿意强制实施70年代的法律,他们还是会采取一些措施保证当地的皮革制品企业能够获得本地皮革厂的供应。
相关链接:
俄罗斯工业与贸易(Industry and Trade)副部长Viktor Yevtukhov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俄罗斯政府已经邀请了一些外国服装品牌在其设厂,实现品牌本地化。
此次采访是由俄罗斯官方报纸俄罗斯报(Rossiyskaya Gazeta)进行的。
在采访中Yevtukhov解释说对于这次国家支持的项目,俄罗斯政府现在设想将对回收原材料的部分成本、技术升级和新的投资计划等方面给予资助。新建工厂还可以享受长期的税务优惠,一直可以持续到2025。副部长还承诺接受此次邀请的制造商还可以获得政府采购订单的市场份额。
他表示在苏联时期俄罗斯就具备良好的纺织工业,而且俄罗斯正好可以占领夹在欧洲制造和亚洲制造之间的市场,因为欧洲的产品价格不菲而亚洲制造则被称为廉价品。邀请外国公司在俄罗斯设厂也是希望取得这个目标,我们有信心可以取得这样的目标因为我们的纺织工业基础好。
他还特别提到了在米兰的展会上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China National Textile and Apparel Council)以及几家主要的纺织公司的会谈。中国制造商表示他们不仅把俄罗斯看作其产品分销的市场而且将在俄罗斯投资生产。
在东南亚最大的时尚盛会-北京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俄罗斯时尚商会(Russian Chamber of Fashion)与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China Fashion Association)签订了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
尽管俄罗斯经济增长下滑,其消费品制造业却一直在增长。据俄罗斯工业部的统计数据,2013年其工业产出增加了接近5个百分点。2014年前三个季度成衣生产量增加了7%,而整个俄罗斯经济同比才增长了0.7%。
Yevtukhov还表示随着俄罗斯加入WTO以及之后的取消关税,皮革和皮革制品生产量分别了下降10.5%和20%。为解决这个问题,俄罗斯政府2014年8月开始禁止半成品革的出口。除此之外,工业与贸易部还将实施相似的禁令,禁止原皮的出口。
他表示俄罗斯不是唯一实施这种禁令的国家,白俄罗斯已经开始实施了。俄罗斯制造商对于原皮需求大因此极力赞成政府的做法。
最后他还提到了关于合成纤维的问题,目前俄罗斯大部分类型的合成纤维都是进口的,所以俄罗斯政府正在考虑增加国内生产的问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