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6年到2013年,共开展了4次旅游鞋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从抽查结果来看,近年来旅游鞋产品抽查数量、产品质量合格率都在稳步提升。
浙江省、福建省是旅游鞋产品集中产区,但其质量还有待提高,2008、2010和2013年浙江省旅游鞋产品合格率分别为87.5%、80.0%、92.9%,福建省旅游鞋产品合格率分别为88.9%、92.9%、92.1%。
耐折性能:2008年、2010年、2013年耐折性能不合格占比分别为71.4%、60%、66.7%,占比例很大,是最主要的不合格项目。导致该项目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加工鞋底时打磨、刷胶和压合不到位,致使开胶;二是鞋底材料的配方不合理,含胶量低,缺乏应有的弹性。
外观质量:2008年、2010年、2013年外观质量不合格情况有上升趋势。2013年抽查中外观质量不合格主要表现是缺胶和外底黄变现象。
GB/T15107-2005《旅游鞋》标准中对外观质量如对面革、织物面、鞋帮缝线、外中底、外底等都有具体的要求,该项不合格说明企业未按标准组织生产或对标准执行不严。
耐磨性能:2010年耐磨性能不合格占比20%,导致该项目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有的企业将旅游鞋产品制作得过于轻、软,而忽视了耐磨性能,例如将EVA发泡材料使用在鞋后跟等容易磨损的部位,导致鞋底耐磨性能不合格。
相关链接:
由历年旅游鞋产品监督抽查结果可知,近年来我国旅游鞋产品合格率较高,均在95%左右,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耐折性能有待提高,虽然旅游鞋产品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是耐折性能质量提升缓慢;二是生产企业和不合格企业集中于福建省和浙江省;三是与大型企业相比,不合格企业集中于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发展不稳定,企业所有者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仅仅依靠产品价格优势冲击市场,为了获利不惜采购劣质低价廉原材料,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原因一是有些企业不按标准组织生产;二是不注重质量检测,有些企业虽然有检测设备和检测能力,但未发挥作用;三是部分企业对原材料把关不严,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
此外,我国旅游鞋行业缺少支撑鞋业发展的技术研发中心和技术中介服务机构,鞋类设计的基础性研究仍非常薄弱,运动学、生物学、新材料等相关综合性技术在鞋类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近乎空白。此外,由于鞋类产品没有强制性的标准约束,加之大部分企业的质量意识本来就比较薄弱,对于控制、提升产品质量几乎没有概念,也就造成了企业的自主性越来越低,从而制约了整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