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纺织之光”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教育奖励大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会长杜钰洲,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高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孙瑞哲,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文英、张莉、杨纪朝、夏令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陈伟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顾问陈树津、杨东辉等领导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各部门、各专业协会领导,地方行业协会领导,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奖励委员会委员以及本次会议表彰的科技工作者、企业家、院校教师与学生获奖代表及众多媒体嘉宾300余人出席了表彰大会。会议由新一任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高勇主持。
本届“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奖励大会颁发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及 “纺织之光”教师奖、学生奖以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针织内衣创新奖。其中,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共135项:一等奖项目有15项、二等奖项目有47项、三等奖项目有73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为95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优秀教师奖20名,其中1名教师获得“纺织之光”教师特别奖,“纺织之光”学生奖139名,其中2名学生获得“纺织之光”学生特别奖。另有10个项目获得“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
孙瑞哲副会长在大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他表示,“十二五”以来,全行业围绕纺织强国建设中心工作,全面落实《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50+110”各项任务,带动全行业加大科技投入强度和创新队伍成长,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取得一系列突破,大批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产品差异化、产业信息化、企业管理现代化等取得显著成效,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整体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快速提升。产学研结合,上下游以先进技术为纽带的产业创新联盟逐步兴起。行业科技进步明显,核心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但从整体上看,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相对薄弱,创新驱动的内生动力和人才资源的支撑作用仍然不足。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纺织工业面临着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紧迫形势,一系列严峻的外部风险和日益凸显的内在矛盾,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任务十分艰巨。新的形势和任务,为我们做好纺织科技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孙瑞哲强调,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经济新常态以及推动纺织强国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科技兴纺、人才强纺新优势,初步实现纺织科技、人才强国,必须把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看得更重;必须把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抓得更紧;必须把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做得更实。
孙瑞哲最后指出,围绕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今后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优化科技教育人才奖励评选工作机制,建设科技成果池和拔尖人才库;2.强化成果转化应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3.深化科技、教育、人才工作改革,激发各方面活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实现纺织强国建设。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