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大珠宝品牌中的主要品牌六福、谢瑞麟等日前相继发布2014-2015财年中期财报,令人意外的是,中期业绩全部双位数下跌,无一幸免,其中谢瑞麟集团营业额同比下跌高达45.67%。在如今黄金类产品销路不佳、香港本地政治局势环境之下,港资品牌正在调整品类比例,加紧布局内地低线城市。
业绩 港资珠宝全线双位数下跌
11月20日,谢瑞麟集团发布截至2014年8月31日的2015财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集团营业额18.1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1.29亿港元下跌14.6%;盈利257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高达45.67%。
无独有偶,11月25日,同时发布截至2014年9月30日的2015财年中期业绩报告的周大福集团和六福集团,让香港珠宝品牌业绩降至冰点。其中,周大福集团营业额293.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77.68亿港元大跌22.4%;盈利27.3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24.07%。六福集团营业额75.4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00.66亿港元大跌25.1%;盈利8.0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16.35%。
原因 黄金拖后腿 “占中”阻港内购物
港资珠宝品牌均以黄金业务为重。今年上半年,全球黄金市场大幅波动如“过山车”,也给黄金收藏品及饰品价格带来不少波动。以此导致的购买意愿下降直接造成了品牌业绩的下跌。
数据显示,占周大福集团销售额近五成的黄金产品销售额为145.28亿港元,同比减少了41%,更早以前,其黄金产品比例曾高达六成;六福集团黄金产品销售额同比下跌39.1%;谢瑞麟集团也在财报中称,2013年的“抢金潮”造成了黄金业务高基数效应,黄金市场恢复正常后,今年黄金业务的可比销售出现较大下跌。
此外,由于香港“占中”行动,商家不得不关门歇业,香港游客数量也急剧减少。以往,由于香港自由贸易港的免税优势,吸引了大批内地消费者和海外游客购物,其中珠宝是其消费的重要品类。
记者还注意到,与黄金产品业绩大幅下跌相反,各香港珠宝品牌的钟表业务却开始看涨。2015上半财年,周大福内地钟表业务营业额为17.78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18.38%;其中内地钟表业务表现更佳,营业额达到10.22亿港元,同比增长49.5%。六福集团钟表业收入则同比增长39.5%至1.67亿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的2.2%。
业内人士认为,香港几大珠宝品牌的钟表系列属于定位中高端的产品系列,适中的价位正迎合了内地消费者从购买礼品到选购自用品的消费需求变化。
策略 调整产品比例 开发低线城市
面对黄金市场的不稳定性,香港珠宝品牌将黄金产品的占比进一步减少,扩大镶嵌珠宝和钟表业务的比重。业内人士认为,特别是销售猛增的钟表业务,将成为各大珠宝品牌布局内地市场新的业绩增长点。
同时,鉴于内地市场不断扩大,内地营业额占集团总营业额58%的周大福集团,正在放缓在内地已尽饱和的一线市场,渠道下沉至二三线城市。2015上半财年,周大福内地新增店158家,其中一线城市仅增17家,二线城市新增数量高达76家,三线及以下城市也新增58家。一二三线城市门店数占比分别为10.1%、45.5%、44.4%。六福集团也在财报中明确指出,集团将进一步扩大内地市场,将零售网络拓展至低线城市,增强品牌覆盖率。
除了调整产品结构和渠道上的扩张,产品概念的创新和设计的精进也是行业寻求突破的普遍呼声。谢瑞麟集团认为,关注年轻客群,扩大在年轻客群中的影响力是集团接下来的目标之一。
在香港珠宝品牌业绩下滑同时,以钻石等饰品珠宝为主业的海外品牌却取得好成绩。截至2014年10月31日,美国Tiffany集团在2015财年前9月实现29.64亿美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8%,其中亚太区增长11%。Tiffany集团特意强调称,中国内地市场有着绝对贡献。
同样的市场,不同的表现,港资珠宝品牌或许可以在品牌建设、产品布局和创新中获得借鉴。Tiffany集团的业绩增长主要来自于时尚珠宝品类。北京商报记者 王晓然 沈素然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