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制的核心是只要证券发行人提供的材料不存在虚假、误导或者遗漏,即使没有任何投资价值,主管机关也无权干涉。真实全面的信息披露将给投资者提供判断企业价值的充分信息,而是否值得投资则应该由市场决定。
近一年多来,监管层相继出台多项政策为尽快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铺路,中国证券市场继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另一场重大制度改革正在全面加速推进,整个资本市场在向越来越市场化的方向行进。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教授李永森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注册制改革是大势所趋,符合当前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就是要使股票市场真正按照市场规律去运行,从而完成资金与最好公司的有效对接,让真正需要资金的公司取得有效的资金配置,有利于市场资金向优质企业倾斜。
中国股市市场化进程中的最大障碍就是对股票发行的过度行政干预,此前中国证券市场实行的核准制造成了很多问题,由于只有一个发审委,审核的节奏控制在监管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导致一方面很多公司上市难,另一方面一些公司为了“插队”,使用公关、包装等手段,从而造成很多公司上市后业绩快速“变脸”,使得资本市场“乱象丛生”,而很多真正需要资金来扩大研发或进行战略并购的公司却得不到社会资金。
注册制强调的是市场化自由投融资,要求监管机构回归监管本原,重点在于IPO制度框架上的完善与优化,而是否存在投资价值将完全由市场判断。李永森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注册制的本质在于市场化,有助于降低一些真正的审核门槛,企业何时上市由资本市场情况决定。股票发行引入注册制,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类型公司的融资需求和相应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公开发行公司的数量及不同层次股票市场的交易需求。
有专家表示,推行注册制改革不仅能够促进企业IPO融资的低成本和便利性,还有利于完善资本市场功能,投资者与拟上市公司的博弈将在平衡资本市场供需关系中起主导作用。同时,注册制的推行有望使困扰沪深A股市场二十多年的IPO排队难题、选择性信息披露、新股发审黑洞和欺诈发行违法责任虚化等体制积弊得到缓解或根本性解决。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