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海宁皮革城为什么会成为4A景区呢?我认为,这是体验经济和电子商务交叉作用的结果。体验经济是动力,电子商务是压力,这二者的结合,把海宁皮革城从一个单纯的商业业态升级为旅游业态,让它从单纯的城市商业地标变成了城市的文化娱乐中心,具备了城市魂魄的魅力。海宁皮革城仅仅是中国的城市商业综合体转型的一个缩影。
莱坊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综合体开发面积存量非常庞大,2014年上半年全国主要城市商业综合体存量面积超过3.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有可能将达到3.6亿平方米,2016年以后则会超过4.3亿平方米。从数量上来看,2014年国内主要城市综合体个数达885个, 2015年将突破1000个,2018年,商业综合体的年供应量将达到1200个左右。
从以上的统计来看,中国城市的商业综合体正以狂飙突进的姿态延续和扩张着城市的商脉。然而,这样的发展却暗藏危机。
研究数据显示,进入2014年,在大量资金疯狂涌入商业综合体的同时,部分二三线城市的商业项目却在“规划、设计、招商、经营”等方面出现困局,引发了业界对商业综合体井喷式发展的质疑。
电子商务稀释了城市的商脉,怎么破?
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下,很多城市商业综合体面临着人气淡、运营差、招租难的问题。为了摆脱经营困境,很多商业综合体开始在体验服务业态上下功夫。引进了餐饮、幼儿教育、娱乐休闲等体验式业态,让商业综合体的商脉与城市文脉相融合,形成多功能的生活中心。这样一来,就形成了电子商务无法取代的体验竞争力。
这种体验竞争力在经过强化之后,商脉与文脉的融合将会造就出商业综合体作为城市地标性建筑的文化地位,由此,商业综合体也就实现了从商业地标向文化地标和城市地标的转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旅游目的地。
来自世邦魏理仕的报告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商业市场表现仍持续活跃,体验业态仍然是传统商业转型的主流方向。很多商业综合体在提供一站式服务、全业态消费、购物体验升级的同时,也强化文化主题,将商脉与文脉相融合,使得综合体的发展适应城市转型的需求,促进城市更加健康、和谐、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促进产城一体化蓝图的实现。
需要强调的是,商业综合体的转型是有难度的。不是仅仅评一个4A景区就可以搞定的。即使是单纯的商业综合体,其运营的难度都很大,更何况一个商业综合体要转型为城市文化地标呢?所以,前期在开发上要做好规划和定位,后期要做好运营。唯此才能成就商业综合体的凤凰涅槃。
体验经济改变了游戏规则,怎么破?
在消费者需求升级的背景下,商业综合体也需要升级,目前,中国的商业综合体开始意识到,单一的经营模式已经无法吸引消费者聚集了,只有多元化的体验和娱乐才能为综合体带来人气和财气。在体验经济时代,服务业成为了城市的主导产业,体验竞争力成为了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城市地标的综合体应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主动迎合消费者的体验需求,积极适应新的游戏规则。
在实践中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以混合经营适应多元需求:消费者渴望综合体满足吃、住、行、游、购、娱的全面需求,希望综合体构建起立体化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因此,商业综合体在前期规划中必须考虑到多种业态的合理搭配。
2、以文化主题强化城市文脉:综合体的文化感体现在不同的地方,无论是建筑外观、景观设计、业态组合,还是品牌营销、活动策划,都能够融入独特的文化主题,使得综合体的商脉和文脉互相渗透、融为一体。
3、以娱乐方式升华城市价值:现代都市是喧嚣的,人们通过各种媒介所进行的压力释放往往不够彻底。而综合体作为与城市居民城市里的娱乐地标,恰恰能够给居民和游客带来近距离的互动机会,让人们在互动中得到激情的张扬和情感的慰藉。
说到底,商业综合体只是城市发展中的一个“节点”,这个“节点”上聚集着城市的各种需求,也聚集着城市的各种魅力。城市建设者把这个“节点”打造好了,也就抓住了城市建设的“纲”。因为每个城市都是许多这样的“节点”组成的,“节点”和“节点”相连接,就形成了城市之“纲”,所谓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商业综合体正是城市转型发展中的“纲”。借着这个“纲”实现产业融合,借着这个“纲”实现产城一体,借着这个“纲”让城市更美丽、更繁荣、更宜居、更生态。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