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鞋类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企业的订单大幅上涨。虽然鞋类产品出口量有所增长,但是出口单价却并不高,企业利润空间随之下滑。
出口订单大幅上升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鞋类产品出口数量为38万吨,金额为4319121千美元;1~10月份鞋类产品累计出口数量为411万吨,金额为46940315千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6.5%和13.8%。
对于我国鞋类产品出口有所增长的情况,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相关负责人认为,两方面原因使得我国鞋类产品出口有所增长。一方面,近几个月为鞋类产品出口的旺季;另一方面,虽然鞋企面临着成本上涨、美元贬值等压力,但不少企业如今已经恢复元气,出口订单大幅增长。“我们的外贸订单早在今年9月份就排到明年初了,现在都开足马力在生产。”福建南安市顺昌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景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据了解,福建多位鞋企负责人感叹,今年以来,相比国内萧条的市场环境,外贸更能有所作为。
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出口利润
虽然今年以来,我国鞋类产品出口量有所增长,但是出口单价却并不高,企业的经营利润空间收窄。戴景水感慨:“从去年开始,出口鞋产品的单价一路走低,今年已经下滑了至少3%,而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却在同步上涨,今年利润或将下降5%。在这种情况下,今年销量虽然上扬,利润却没法持平,甚至不如去年。”
为了提高出口盈利空间,一些制鞋企业开始寻求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转型升级。“当下,国内一线品牌都在更新设备,提升科技水平,更快地实现转型升级。在强者林立的市场要占据一席之地并非易事,基于此,我们鞋机企业应不断加强对高效能设备产品的研发,延长产品使用周期,从而帮助制鞋企业节省人力成本,实现精益生产。”晋江华骏鞋机有限公司董事长苏承瑶说。“为了满足产能,今年我们增加了一条生产线,目前共有8条生产线全天候作业,预计产能达700万双,相较去年增加100万双,”戴景水说,“今年7月份我们已经完成了400多万双鞋,我非常有信心在年底完成预期产量。”
此外,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苏超英表示,国内制鞋企业还应注重产品环保达标。未来,更多政策或将与企业环保治理挂钩,环保水平的高下将成为判定制革等上游企业优劣的决定性指标,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目前,利润空间的不断缩窄让智能型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更为紧迫。”苏超英认为,原材料价格波动、国内外订单受到影响、店面租金昂贵是由开工率不足、利润下降及库存压力高等导致,企业应该合理布局,理性生产。此外,电子商务等全新的商业模式蓬勃兴起,实体业受电商冲击,知识产权保护更为凸显,企业应该注重线上线下的紧密结合,传统的营销和思维模式亟待改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