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服装产业转型之路
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正在加快构建完整的现代纺织制造体系,着力发展当地特色纺织服装产业,新增产能集聚化、园区化发展,宁夏、新疆、重庆、陕西等省市地区,都敞开了怀抱拥抱产业转移。
与此同时,中国纺织业向东南亚转移也渐成大势,与前些年企业的观望姿态不同,现在更多的企业拿出了实际行动。一些率先“走出去”的企业虽历经波折,但也迎来了丰硕成果。
随着国内能源、人工、环保、土地等成本的不断增长,纺织企业向中西部和东南亚转移生产基地的脚步不会停止,纺织产业布局呈现多元化趋势也是一种必然。
向东:全力抢滩东南亚
目前,向东南亚转移的纺织企业不在少数。
近些年来,以红豆集团、天虹纺织集团以及申洲国际集团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内龙头纺织企业,纷纷迈开了 “走出去”的步伐,在东南亚等国家开辟新的产业园和市场,并旨在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势整合。
规模大 速度快
申洲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无疑是众多向东南亚布局纺织企业的先行者。
2005年5月申洲集团在柬埔寨金边市设立了厂房,在同年底正式投产,主要业务是成衣制造。一期项目投资总额达到了3000万美元,而在2012年开始进行了二期项目的扩建,并增加了4000万美元的投资。目前在柬埔寨的员工人数是7000 人,产品的目标市场是欧盟。
同样在柬埔寨投资设厂的红豆集团,其规模也并不小。
2008年,占地11.13平方公里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以下简称“西港特区”)在柬埔寨正式奠基,成为了红豆集团布局东南亚的基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西港特区现已形成3 平方公里的建设规模,初步呈现国际一流工业园区的雏形。据了解,目前3平方公里区域内已基本实现“五通”和“一平”,20栋标准厂房建设完毕。而集办公、居住、餐饮和文化娱乐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大楼也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西港特区全部建成后可容纳入驻企业300多家,就业人口近10万人。纺织服装、轻工业为特区的主要产业。
目前,在西港特区入驻的企业里,红豆集团在里面设立了两家工厂,一家是南国制衣有限公司,另一家则是红豆国际制衣有限公司,全部都是生产纺织服装品。
红豆集团副总裁陈坚刚表示,随着西港特区基础设施及各项配套服务功能的逐步完善,意向企业日益增多。目前,特区已引入涉及服装、鞋类、箱包、钢结构、电子器材等行业的企业20家,展现出勃勃生机。
而离柬埔寨不远的“隔壁邻居”越南,也吸引到了部分中国纺织企业在此投资设厂。天虹集团就是其中一家。
2006年8月18日,天虹集团董事局主席洪天祝在集团总部的会议上正式宣布“进军”越南,从此便正式拉开进军东南亚的大幕。
从2006年开始建设到2009年底,天虹集团在越南投资设立的一、二期项目全部投入运营,并在当年实现了销售收入11.19亿元,净利润1.56亿元,撑起来了天虹集团的“半边天”。
目前天虹集团在越南建立了12个生产基地,拥有100万枚纱锭,是中国在越南兴建纺织基地投资最大的纺织企业。据了解,目前天虹集团在越南广宁省海河县投资新建的工业园也将于明年正式投入使用,主要生产纤维、纺纱、印染等产业。
成本低 政策惠
能够吸引中国纺织企业到东南亚投资设厂,必定有其独特的优势。
“首先是在柬埔寨能够享受到进口国的关税优惠,能提升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其次是在柬埔寨可用美元来支付工资等成本,可对冲美元汇率变动带来的影响。最后是目前中国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传统制衣行业的就业吸引力越来越小,招工难度也在不断上升,而在柬埔寨等东南亚一些地区缺失就业机会,人工成本相对较低,招工也更为容易。”申洲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存波对此表示说。
陈坚刚也指出,从投资优势上来看,柬埔寨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廉,园区员工的基本工资在100 美元左右,对企业来讲,这是很有竞争力的成本投入。
“柬埔寨处于发展阶段,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较低,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60多美元。” 陈坚刚说。
除此之外,柬埔寨外汇自由,没有外汇管制,同时贸易环境非常宽松,企业可以通过柬埔寨这个平台辐射东盟自贸区,同时还可以享受到一些欧美国家的贸易政策。
越南的情况也类似。
天虹集团董事局主席洪天祝表示,越南在成本这一块占有很大的优势。在2006年,越南的工资水平是每人每月100多万越南盾,相当于700元人民币左右。而在当时,中国纺织行业平均工资则达到了1300元人民币左右,是中国的六成左右,人工成本的优势非常明显。
实行零关税和自由贸易区也是促使天虹布局越南的一项因素。洪天祝介绍说,当时得知包括越南在内的东盟国家正在谈判关于东盟范围内实行零关税和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尽管当时这个政策正在谈判中,但是走势很明朗,而天虹正好抓住了这一机遇,及时建好了工厂。“2008年底,东盟国家宣布取消关税,零关税的政策使得越南在东盟范围内就相当于中国的一个省,没有市场壁垒,和国内建厂差不多。”
除此之外,越南的税收政策、汇率政策等等都为天虹在越南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page_break}
向西:中西部成产业转移有力支撑
在面对国内纺织企业纷纷“东南飞”时,一部分纺织企业则把目标聚焦在我国的西部地区。近期,恒丰集团、如意集团等纺织企业在中西部等地区先后宣布投产,掀起了向中西部转移的高潮。
新疆重拳出击
今年7月,新疆出台了力度空前的10项措施发展纺织服装业。预计未来10年带动就业100万人,大手笔引来颇多关注。
新疆出台的扶持政策包括设立规模为200亿元左右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税收特殊优惠、低电价优惠、纺织品服装运费补贴、使用新疆棉花补贴、企业员工培训和社保补贴、支持集中建设印染污水处理设施、加大对南疆地区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
根据《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规划纲要》,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目标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从2014年至2018年,纺织服装工业总产值达到860亿元,全产业链就业容量达42万人;第二阶段,从2019年到2023年,纺织服装工业总产值达2125亿元,全产业链就业容量达到100万人。
向西转移步伐紧趋
据了解,这并非新疆首次出台纺织业扶持政策。
记者查询发现,近年来,新疆出台的纺织产业扶持措施还包括2011~2015年免征纺织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免征5年房产税和自用土地城镇土地使用税;鼓励园区企业建自备电厂等;2013年底,新疆银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