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名人访谈 > 业界观点:二三线城市仍缺高品质体验商业体

业界观点:二三线城市仍缺高品质体验商业体

一些在国内一线城市顺风顺水的快时尚品牌,在进军二、三线城市则遇到了麻烦,通常这些大型外企的决策和协调,往往依赖于其全球范围内的架构。

  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东嘉生

  唱衰实体百货为时尚早。一方面,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和零售业对百货来说,是巨大的机遇,另一方面,实体百货一直在与时俱进创新,例如类购物中心化发展,甚至与购物中心牵手,就能借着购物中心拓展的步伐,发挥传统百货对于中国零售市场和消费者有全面了解的优势,增加实体百货的功能性,取长补短后,这种“购物中心+百货”为主的产品,在二、三线城市完全有市场需求。

  在客观认识市场环境基础下谋求再创新

  盈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裁 许大金

  在规划购物中心之前,必须先要熟知市场环境、消费者的需求、所处商圈的竞争关系这三大要点。而后在为购物中心植入独创的DNA时,则需要进一步了解不同消费群体的独特的需求,结合时代的特性,融合时代的发展,创造个性元素。

  每一个购物中心都有一个生命周期,都会经历开业、成长、长成,再到调整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完全的“发明”创造很难,所以这需要运营者整合市场环境与自身,实现内容的再创新来跟上时代、市场和消费者的变化。

  谋定而后动 知止而有得

  RET睿意德策略顾问部总经理 陈丽琳

  在供应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需要开发商们关注细分市场,以求错位竞争。这需要在设计前慎重地观察、分析、研究的区域内的客群需求。所谓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在这一方面,香港的购物中心是我们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无论从区域选址、交通、动线、品牌选择上,都有周密前期调研。此外,如今电商的冲击,致使购物中心面临困境。但与此同时,购物中心若能利用好互联网,形成成熟的O2O交互联动,将助推购物中心现状逆转,开拓新高度和新的发展空间。

  用理性结合感性稳步探索商场布局

  高纬环球零售商租户代表部助理董事 陆逊

  购物中心要摸索到适合自身“个性化”,需要从理性与感性两方面双结合。成都远洋太古里通过保留古老街巷与周边建筑,再融入2- 3 层的独栋建筑,川西风格的青瓦坡屋顶与格栅配以大面积落地玻璃幕墙,成都远洋太古里既传统又现代,营造出一片开放自由的城市空间。使得大量首次进入成都的零售品牌进驻其内,目前,其租金已经成为成都的标杆。但值得注意的是,购物中心的核心价值不能错,而在摸索过程中,建议摸着石头过河,小范围做调整尝试。因为这个时代下,市场、消费者每年都有不同变化。当购物经过一年改造后或许市场又有新变化,则会陷入被动。

  未来的竞争关键在于管理与服务

  戴德梁行董事、中国区商业地产部主管 江舒民

  商业地产未来的竞争,比拼的是运营能力,是服务能力,是不动产的管理能力和区域服务水平。综观今年新开业商业项目,几乎全部位于核心商圈之外,集中分布于宝山区、青浦区、闵行区、浦东新区等。主要有两个趋势:一是社区型商业渐渐成为主流,另外一个特点是大体量项目依然受到开发商青睐,例如虹桥南丰城总体量11万平米,徐汇中星城17万平米等等。此外,购物中心也在不断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儿童、动漫主题方兴未艾,而餐饮则向大众化、明星化、主题化发展。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