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后期棉花大量上市,新棉价格随着品质差异而拉开了档次。据纺企介绍,目前新疆当地站台皮棉3128级提货价为13600-14000元/吨(手采棉),而内地的地产棉售价仅为12900-13000元/吨,纺企采购选择范围扩大,棉企在销售竞争中焦虑,川内疆棉现货价格由11月底的15500元/吨降至目前的15000元/吨,且价格难以获得支撑。
据业内人士介绍,近期前来购棉的纺企数量大量减少。究其原因,一是川渝地区纺企规模普遍不大,而且大多生产混纺纱、布,用棉量较少,小批量购棉已是常态;二是纺企老板还是认为自行赴疆购棉较划算,只要筹足了资金,还是愿意辛苦一点赴疆采购。
12月12日,受国内市场行情下跌影响,川渝地区涤短价格再度下滑,市场主流报价为8300-8400元/吨(送货上门),较省外高出150-200元/吨,较12月5日下跌200元/吨左右;中化纤涤短价格为7100-7300元/吨,价格重心偏下。
据各纺企介绍,受新棉行情下行影响,纱、布销售价格相应承压。时下接近年底,各企业都需要回笼资金。目前部分品种销量不是大问题,但价格较低,收款更是困难,企业经理整天想的是“销售”和“收款”问题。
近日,半线和全线坯布仍然畅销,个别品种客户排队等待发货,但多数纺企没有此类品种,相关纺企也因拈线锭有限而制约了产能。但据了解,只有这段季节线织物走俏,季节一过这类品种很难有人问津。因此,相关纺企在产、销控制上十分谨慎,而其他纺企也不会为此增加线锭的投资。
相关链接:
棉花走势又经过了一周的挣扎,到本周末价格态势趋于稳定,但是否见底,各界众说纷纭,无从定论。价格相对稳定的棉市销售氛围目前仍显平淡。普遍反映质差棉花较多,下游企业购买兴趣不大,都眼巴巴的盯着高品质棉,可是这样的棉花太少了,而且价格较抗跌,特别是长绒棉,虽然价格坚挺,但是现在还比较抢手,许多做高支纱高品质的纺企必须使用长绒棉进行配棉。
可据反馈今年的长绒棉库存量已不多,这就给这些企业带来了难题,原料跟不上,就要考虑重新配棉是否能达到纱线质量标准的问题。河北某纺企介绍,面对机采棉纤维短、棉杂多,手摘棉三丝多的现状,前阶段一直在购买高品质的内地棉,可现在高品质的内地棉已不多,今后没办法只能购买机采棉了。
目前的石油正经历着十连跌的惨状,涤纶短纤受到牵连也是连连下跌,已跌破8000元/吨,下行的脚步还在继续。粘胶短纤也同样是连跌命运,价格已在11700元/吨徘徊。
本周(2014.12.8-12.12)冀鲁豫纱线整体市场销量平淡,据反馈12月份的出货数量不及11月份,各厂商较心急,都在积极想对策。目前市场上的新订单仍以小散单占主导。临近年底,如有大订单,提醒各厂商一定要了解对方经营现状再接单,规避一下风险。
由于市场不好,近期经常听到倒闭厂家连累上游供应商事件,所以要稳中求胜。本周的棉纱价格还是延续弱势调整态势,各地区报价有一定的差异。河北地区某厂C40S环锭纺报价24300元/吨,出货量一般。涤棉混纺市场形势相对稳定,价格和出货与前期基本持平,没有明显变化。粘胶市场依旧是疲软下行趋势。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