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从2012年起的四年间培养300名左右复合型、高素质律师领军人才。专家们认为,在法律全球化服务趋势下,中国律师要从一个后来者变成一名领跑者,不仅遵循规则更要参与规则的制定。
记者今天从一场有关“中国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培养”的座谈会上了解到,司法部和全国律师协会于2012年初制定了《涉外高素质律师领军人才培养规划》,计划在四年间着力培养300名左右精通相关领域业务和国际规则、具有全球视野、具有丰富执业经验和跨语言、跨文化运用能力的懂法律、懂经济、懂外语的复合型、高素质律师领军人才。目前,首次中国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培训班37名学员已经顺利完成欧盟培训回国,二期培训班已开班。
全国律师协会会长王俊峰介绍,目前全国约有25万名执业律师,而涉外律师人数约3000余人,其中348人在全国律师协会的涉外律师人才库中。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融资,有关企业海外投资遇到法律纠纷的事情常常见诸报端,目前企业在海外法律案件多集中在知识产权纠纷、反倾销等几大方面,而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则包括合同法律风险、安全事故风险、市场营销风险等等。
他指出,希望领军班的律师学员们不断进取,不仅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更要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以及在国际中的融合及引领发挥作用。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晨光认为,律师要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更要懂得在实战中总结。因此,律师们要形成一个不断回顾、总结、提高的习惯,让自己在实务上获得经验的同时更好地提升理论研究。
王晨光表示,在法律全球化服务趋势下,中国律师要考虑如何成为从一个后来者变成一名领跑者,真正成为律师届的领军人才,“遵循规则,也要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与应用当中”。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当今律师不能仅限于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还要帮助企业在走出去之前预防隐藏的风险。
当天,来自国内的涉外律师、国际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企业家、学者等还就境外投融资及跨境交易税务筹划、境外争议解决的最新趋势、企业走出去的知识产权保护、海外并购中的尽职调查、跨国投资经营中的反垄断问题进行探讨。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