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他的双手,各种不同颜色的皮料被加工制成一双双精美的皮鞋,而他75岁的父亲阿布都卡达尔则在一旁指导儿子,力求儿子将每一针每一线都做到精益求精。
阿布都许库尔出生在手工皮鞋匠人世家,他父亲的父亲就从事手工皮鞋制作生意。在这样的环境下,阿布都许库尔也成了一名出色的手工皮鞋匠人。在他的手工皮鞋店内,烤箱、制作台占去了房屋的大半空间,暗淡的光线从敞开的门里钻进房屋,给屋内的摆设蒙上了一层古典的面纱。整个小屋显得格外安静,只有阿布都许库尔打磨皮革和针线穿过皮革的声音。但堆放在屋内的每一张皮革,制作皮鞋所需要的剪刀、割刀、鞋楦头,都在向我们诉说着手工制鞋工艺的兴衰。
父辈的回忆
说起伊犁的制革工业,必须要提到木沙巴也夫皮革厂。据《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志》记载,伊犁现代意义上的制革工业是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的;到了19世纪中期,西方及俄罗斯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迅猛发展,制革工艺日臻完善,而新疆的很多地方还相当闭塞,大量剩余的畜产品通过各边境口岸廉价出口到俄罗斯,再被俄罗斯商人转运到欧洲各地。
那时,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已被西方帝国主义列强打破,一部分觉醒的中国商人和官员开始兴办民族工业。很有眼光的伊犁富商玉赛音、木沙巴也夫兄弟在1885年开始兴办皮革厂,厂址设在惠远将军府附近的高桥子,当时称“木沙巴也夫皮革厂”。1909年,木沙巴也夫的长子玉山巴依开始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将德国杜拉尔赫制革厂的全套设备买下,委托俄商运到伊犁宁远城(现伊宁市)异地建厂,并聘请大批的德国皮革工程技术员和技工到厂传授技术。
提到玉山巴依,阿布都许库尔的父亲阿布都卡达尔记忆犹新,今年75岁的阿布都卡达尔回忆,他的父亲曾在玉山巴依皮革厂当过短期工人,在他小时候,每天夜色降临后,父亲都会坐在家门口的水渠边给他讲玉山巴依的事迹。每次提到玉山巴依皮革厂的先进设备、工人数量和知名度时,父亲总是充满了自豪。他告诉阿布都卡达尔,玉山巴依是他们的英雄,为国人的制革技术争了光。
后来,阿布都卡达尔的父亲开始琢磨制作手工皮鞋,每当父亲在制鞋的时候,阿布都卡达尔总是蹲在父亲身边,看着皮革在父亲手中制成皮鞋成品,阿布都卡达尔感到不可思议。而每次父亲制好一双鞋,阿不都卡达尔总会试穿,这时候他是最高兴的。
手工“旋风”
如果说父亲在探索中制成了手工皮鞋,阿布都卡达尔则经历了手工皮鞋的鼎盛时期。虽然父亲曾告诉他做鞋不仅脏而且很苦,不想让孩子再走自己的老路,但在他的执着下,父亲最终还是把制鞋技术传给了他。
1954年,阿布都卡达尔拜师学艺,但因家庭经济状况他不得不放弃学艺,成为伊犁红星农机厂的一名工人,后因红星农机厂连年亏损,他离开农机厂另谋生路。阿布都达卡尔说,因为有父亲留下的制鞋手艺,在朋友的帮助下,他买了鞋皮子,做起了制鞋生意。他记得,当时买下自己第一双鞋的人是朋友的邻居,成交价格为30元。
从那以后,阿布都卡达尔开始昼夜不停地加工皮鞋。那时没任何机器,全凭手工技术,制作鞋子花费的时间长,还得眼力要好,手要灵活,阿布都卡达尔就那么一针一线的制作着。70年代,市场上有了手摇缝纫机,但他依旧用最传统的方式来缝制皮鞋。
据阿布都卡达尔介绍,那时的鞋底是皮底子制成的,像木头一样,又硬又重,因为结实耐穿,所以受到很多市民的欢迎。只要鞋子做得出来,几乎每天都能卖完。那段时间,伊犁皮革手工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期,不管是制革,还是做鞋,生意都不错。
家家户户都来开店制鞋,除满足伊犁本地市场外,鞋子还销到了乌鲁木齐和南疆的城市,也让伊犁的手工皮鞋在疆内有了名气。当时,手工皮鞋市场的前景特别好,不仅卖得快,还且价格也高,深受各族群众的青睐,因此街上制作手工鞋的匠人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执着坚守
在制鞋工业的发展中,各种样式的鞋子总能花样翻新的出现。此时,款式单一、制作时间长的手工鞋渐渐难入人们的眼,传统手工制鞋受到了冲击。
为了能够留住顾客,阿布都卡达尔经常带着儿子阿不都许库尔到商场里看新出的皮鞋样式,不停地变换鞋的款式、花纹,想吸引更多消费者。如今阿布都许库尔精湛的制鞋技术就是跟着父亲学到的。
阿布都许库尔说,父亲现在虽然退休了,但几乎整天都会待在鞋店里,一双一双地检查他制作的鞋子,稍有不对,就会指出来让他进行修改,直到父亲满意为止。
在阿布都许库尔的描述中,制鞋是一件听起来很轻松的事情挑选皮子、鞋楦头、鞋底、皮底子,对皮底子进行打磨、打孔,用缝纫机压鞋帮子,最后用万能胶水粘鞋,放入烤箱烘烤片刻,再拔出鞋楦头。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很复杂,就算制鞋技艺熟练的他,一天最多能制作4、5双鞋。
虽然阿不都许库尔的店很小,又在巷子深处,但周围的人都知道这个地方。阿布都许库尔每天都是忙碌的,缝纫鞋子沙沙的声音及打磨皮革的声音从小店传出来,过一会儿小店又恢复了原有的安静。古铜色的制鞋工具上和长满老茧的手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和沧桑。在许多人看来,他是劳累、孤独的,但阿布都许库尔却觉得,自己与这些皮子和沿用了几十年的工具之间的情感很亲密。
目前,阿布都许库尔的儿子也上了初中,喜欢动手制作小玩意儿。在阿布都卡达尔眼中,孙子是棵好苗子,稍花点时间,就会把制鞋技术全学会。
在不影响孙子学习的情况下,他还经常给孙子讲手工制鞋技艺。正因为心存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阿布都卡达尔希望把这种技术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