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90年代,由于大量民营制鞋企业涌现和大量台资鞋企涌进大陆,带动了台湾鞋机的设点和欧洲技术设备的引进,全国各大制鞋基地纷纷导入了现代化制鞋流水线,也催生了江苏、温州、福建、广东等地的民营鞋机企业。进入2000年,前有外销订单迅猛增长,后有内销市场品质和数量激增,伴随着中国飞速增长的经济,中国鞋机产业步入“黄金时代”。2010年后,历经两次金融风暴,制鞋业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需求快速释放,中国鞋机产业迈入“破冰”期,寻求“蜕变”……
中国鞋机品牌梦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其实有一些特定领域已经采用进口设备,如国营军工企业(主要按计划生产军靴、手枪套、腰带、安全鞋、钱夹、皮包等)或接到外贸订单的国营鞋厂,他们主要通过国营渠道引进意大利先进设备到中国大陆。
随着全球制鞋业逐步向亚洲阶梯性转移,中国居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90年代中后期全国各地涌现数量众多的民营制鞋企业,带动了对制鞋机械的需求。这一时期,鞋厂设备进口主要通过意大利贸易公司、香港及台湾贸易公司为中介,产品以功能型为主,例如全自动钉跟机,在这之前绝大多数鞋厂主要依靠铁锤、气动牙钉枪完成这道工序。而当时的民营鞋机企业,还处于翻新台湾二手鞋机阶段,无设计、研发、自主创新能力,市场信息面也不广。
2000年开始,随着中国制鞋业高速发展,国内鞋厂通过展览及多渠道交流意识到,国际上生产全自动钉跟机的厂家和品牌有很多,于是他们开始注重品牌和品质。确切地说,意大利鞋机品牌真正进驻中国市场,是1998~2008年,这十年,陆续有Sabal,BC,CAMOGA、Newlast、ATOM等建立中国分支机构,或合作、或收购、或重组、或贴牌等方式进行中国本土化生产和运作。而中国本土鞋机品牌则是伴随着90年代民营鞋机企业老板创业,完成资本积累,于2000~2009年,发展壮大起来。经历两次金融风暴后,真正具有拓展能力的企业,如广东的爱玛、名菱、利成、意利等鞋机品牌老板,早已把眼光投到了国际市场,并默默在海外进行运作。目前,周边邻国、东南亚、南美、中东甚至欧美都能看到来自中国的鞋机品牌。
爱玛数控创立于2002年,于2003年开始在全球二十多个主要国家注册“emma”国际品牌。据介绍,“emma”是用德文注册,可以在任何国家实现无障碍注册,意为“无所不能”,从理念、视觉、行为等方面传递一种“科技、创新、远见”品牌内涵,现已发展成为被行业广泛认可的来自中国优秀的鞋机名牌之一。
中国鞋机技术梦
中国制鞋技术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主要通过国营渠道引进捷克、德国老技术和设备学习模仿。至八十年代初,江苏盐城一些国营鞋机企业代加工英国USM的鞋机,将制鞋技术和设备进行本土化消化吸收。到九十年代,中国鞋机业通过维修收购二手台湾鞋机并全盘模仿台湾鞋机实现技术积累,发展壮大。再到2000~2008年间,吸收引进意大利先进制鞋技术和设备,并于2008年后,逐渐树立了亚洲风格和模式。
其中佼佼者有广东的爱玛和意利。爱玛,在制鞋产业阶梯性转移至亚洲的过程中,预感到数字化和自动化将是未来鞋机的大趋势和大方向,十多年前就开始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数控鞋楦生产系统和数控皮革切割系统。在研究亚洲模式与欧美模式差异上:意识到欧洲与亚洲工厂的员工质素、生产理念、工作习惯、原材料配套供应等方面存在千差万别,故欧洲的机器(适用小量多样、员工文化素质高、规模小、原材料丰富/质好又便宜等生产模式),销售到亚洲并不十分适应亚洲生产模式(劳动力密集、原材料进口或昂贵、员工普遍文化水平低、管理和理念相对落后)。注册了“ifast爱快”、“isave爱省”、“inesting爱添”、“ icompatibleTM 爱容”、“ imarks爱唛”、“imore爱多”、“iwin爱云”七大核心技术,推出C系列、H2系列、G系列、T系列、N系列等排版和切割系统。目的,切实满足亚洲工厂生产需求(省时省工省料)。现在,在某些领域已超越国外品牌。
意利,推出多元化智能产品“机械手”、“八人小组线”、以及“整厂输出设备”,也是围绕亚洲企业的生产实际需求“省时省工省料”,除中国本土销售,还远销到国外多个国家、成为国内极少数能够实现鞋机整厂输出的制造商之一。
还有温州大隆和瓯江鞋机。大隆,早期是以前帮机、压底机起家,在温州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2000年始与意大利鞋机巨头合作,以贴牌的方式通过意大利公司把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树立了大隆在鞋机界的龙头地位。瓯江,则以“品质稳定、价格低廉、实用性强、生产专业”著称,在过去信息不对称的年代,于2003~2008悄悄转战国外,获得不错的订单客户。其生产的射出成型机,除中国本土市场,远销俄罗斯、越南、中东、非洲、东欧、印度、南美等。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