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终,东莞接连传出鞋厂关停的消息。聚焦于东莞鞋企困局,东莞企业生存报告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一劳动力密集的传统制造业,正面临比2008年金融危机更严峻的挑战。
受访的150家企业中,超过6成企业表示,2014年的接单量同比下降,近27%的企业接单量下滑超过3成。而订单利润下滑的企业占比达到69.34%。在这一轮剧烈调整中,32%的企业亏损经营,难以维持。
用工成本上涨和劳动力不足成为传统鞋企发展最大的掣肘。近9成鞋企的用工成本都在上涨,近半受访企业(48%)用工成本上涨在10%至30%的区间。缺工现象严重,尤其是集中在订单旺季。
即使东莞政府今年大力倡导“机器换人”项目,鼓励传统企业转型升级,鞋企自动化或智能化生产的程度依然很低:150家受访企业中,开始尝试或大规模使用机器人或机械臂的不过10 .67%。仍有47.33%的企业觉得购买机械臂等投入太高,被拦在了升级门槛之外。
整个行业悲观情绪弥漫。调查数据显示,近半(49.33%)企业表示,2015年的订单同比2014年将继续下滑。高达9成鞋企不看好未来,担心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将有更多鞋企倒闭。大部分鞋企在这一调整期进行多向尝试:将订单转移到成本低廉的东南亚生产、切入高端精品鞋市场或是尝试私人订制等;但有23.21%的受访鞋企表示,他们将放弃努力,选择关门结业。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