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市场研究 > 面料市场创新需要“务实”

面料市场创新需要“务实”

如今面料创新百花齐放的同时也显现出一定的乱象,若想将面料创新引上正确轨道,须分个轻重缓急......

  一是要轻噱头,重实利。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养生保健意识的增强,众多的服装面料企业和个人纷纷将创新的对象瞄准了中草药保健面料领域。据了解,过去三年中,岳西县俏丽丝家纺制品有限公司、南通丝乡丝绸有限公司、阆中寿昌号蚕丝制品有限公司分别宣称发明了具有中草药保健功能的蚕丝被,并且都获得了国家专利。而且巧合的是,三家企业对蚕丝被的宣传均使用了“有效改变睡眠”、“提高人体免疫力”这些雷同的宣传词汇。如此扎堆创新,不免有跟风之嫌。

  如何让面料创新变得有序,现在业内普遍的观点是:创新必须面向市场需求,定向创新。面料创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甚至可以促动整个产业链的创新,但是在面料创新上,细分市场是很重要的。比如在功能性服装和高档服装市场,采取针对性的面料创新来促动服装产业链创新是可行的,而中低端市场在面料创新上投入过大却得不偿失。因为中低端服装市场的消费者对产品的首要需求不在面料上,他们甚至对面料存在的伤害都很少关注。

  避免盲目炒热某个概念,扎堆上马,提高面料创新的针对性,对于广大企业来说,确实值得反思。到底噱头和实际利益哪个重要?

  二是缓推广,急质量。在纺织品面料创新这一领域,“防”字辈的功能性面料可谓层出不穷。从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防水、防紫外线服装,到专门为特殊人群设计的防辐射服、防尘服、防静电服,众多的选择让消费者眼花缭乱。而这些市场上大量出现的面料新贵,却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安全隐患或不实宣传。

  以近年市场上颇为流行的防紫外线服装为例,北京市工商局公布了今年一二季度对北京市流通领域儿童服装的监督抽查情况。此次抽查项目主要包括标识、染色牢度、纤维含量、ph值、甲醛、禁用偶氮染料、异味等多个指标,检测中发现37家企业生产的不合格商品37种,主要不合格问题为色牢度、标识不符、纤维含量。

  无独有偶,近期,江苏省质监局公布了婴幼儿服装、孕妇防辐射服装抽查结果,结果显示,在涉及安全以及绿色环保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本次抽查发现15种产品的屏蔽效能达不到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占抽查品种的30%。

  据有关专家分析:当前功能性面料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功能不达标,产品的实际功效与宣传效果有一定差距。以防辐射面料为例,不合格产品主要集中在面料含金属纤维的服装,主要是某一低频段屏蔽效能不达标。

  宣传推广自然在产品销售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如果一切推广不以建立在产品本身过硬的科技技术含量之上的话,必将成为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