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卖汗衫”的公司可以成就一个日本首富?如果是丰田家的丰田章男,金融寡头孙正义,都可以理解,而掌管优衣库的柳井正从2009年晋升为日本首富,之后连续4年,除了2011,柳井正都保持了日本第一富豪之位。

30年前,柳井正在日本广岛设了第一家优衣库门店,4年后在香港设立分公司时,因注册商标人员误将“UNICLO”中的“C”写成了“Q”,而有了之后“UNIQLO”的故事。1991年,柳井正将原来父亲创办的公司小郡商事改名为“Fast Retailing”,即迅销集团,并开始直营连锁,优衣库成为主打品牌。
2000年,优衣库凭借一款冬季热卖的摇粒绒衫成为日本最大服装零售商并开始全球扩张。佐藤可士和奇特的“罐装T 恤”陈列设计使得“UT”具有了时尚风,而其张扬的旗舰店设计风格也让优衣库开始被认可为一个休闲时尚品牌。
截止2014年8月,优衣库已经在全球14个国家开设了1500家门店。在这30年的时间里,优衣库创造了怎样的时尚流行文化,抓住了哪些机会,到底又凭什么把柳井正推上首富位置?
一个优衣库可以有多大?全球第四大快时尚品牌
2012年,优衣库就成为了全球第四大快时尚品牌,位居西班牙快时尚品牌ZARA,瑞典快时尚品牌H&M 和美国快时尚品牌GAP之后。
将柳井正推上日本首富位置2009年,《福布斯》杂志公布柳井正为日本首富,在随后的2010年、2012年、2013年他又三度夺得了首富桂冠,保持了日本第一富豪之位。直到今年阿里巴巴上市,日本软银集团CEO孙正义因手握约阿里巴巴7.8%的股份,取代柳井正,成为日本首富。
14个国家1464家门店根据迅销集团公布的截至2014年8月的财报,优衣库现在全球的门店数达到1464家,其中日本占比超过一半,中国是日本最大的海外市场,在优衣库633家海外店铺中,占比超过59%。
30年的时间都做了什么?
其实优衣库最初主要是卖国外品牌,比如耐克、阿迪达斯等,之后柳井正受到美国休闲品牌GAP商业模式的启发,开始尝试仓储式自助购物方式,并设计销售自己的成衣产品,而且将“以市场最低价格持续提供高品质的商品”为目标。
1999年,优衣库获得了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飞跃,得益于其明星产品“摇粒绒”fleece。到2000年,优衣库已经把摇粒绒衫卖给了将近1/3的日本人,优衣库也因次成为日本最大的服装零售商。这款摇粒绒产品同样帮助优衣库打入了日本以外的海外市场。优衣库的全球扩张就始于这一年。
2005年,柳井正聘任设计师佐藤可士和为创意总监,佐藤将原来“UNIQLO”的暗红色logo改为纯红色,并为优衣库在纽约设计了全球第一家旗舰店,确定了优衣库店铺气势逼人的“整墙陈列”风格,也开启了优衣库之后的“旗舰店”运营模式。
这一年底,一直在中国市场处于亏损的优衣库迎来了转折点。职业经理人潘宁开始担任优衣库中国主管,他的“中产阶级”品牌定位策略让中国成为优衣库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海外市场。现在优衣库中国店铺数已经超过了H&M。
2007年,日本原宿开出U 旗舰店,佐藤可士和的“罐装T恤”设计让这个T恤系列摆脱了原来的“大卖场”形象,开始变得时尚起来,之后优衣库也围绕UT做了不少文章。
2014年,UT被长尾智明(NIGO)重新定位为“新世代T恤”,推出约30个主题,1200多种颜色和图案,掀起UT风潮。
当然,它说它是个技术公司
优衣库可能是和技术走的最近的服装公司,相比“时尚公司”,柳井正更愿意把优衣库定位为是一家“技术公司”。因为将技术运用到日常服饰上,在柳井正看来,可以实现差异化和高附加值。
1998年摇粒绒产品上市。这种面料早先为国外厂商垄断,进口成本很高,在其它服饰品商店的摇粒绒夹克通常售价是5900日元一件。优衣库经过和面料供应商日本东丽公司的合作研发,降低了成本,以2900日元进行销售。
1998年原定600万件的销售计划,结果销售了850万件。凭借这样的巨大成功,1999年时优衣库制定了1200万件的销售计划,同一款式开发出15种颜色,同时更以1900元的超低价作为主要卖点,在当年冬天销量达到2600万件,创造了日本服装史的奇迹,优衣库也一跃成为日本最大的服装零售商。
这几年风靡的Heattech同样如此,在日本,实际上很早就有一种与Heattech类似的面料被做成了运动内衣,但仅在体育用品商店销售,外形和质感也不佳。面对这一潜在市场,优衣库的做法是与合作多年的面料供应商、日本纺织巨头东丽(Toray)一起,克服工艺障碍,将这款专业面料运用到大众商品中。Heattech的研发,始于2002年,到现在为止,仍在不断进化。
优衣库每一款具有技术含量的“爆品”,背后都有来自东丽研发团队作为支持。在1998年优衣库还是一家小公司时,柳井正曾拜访东丽公司原会长前田胜之助,并达成合作。2006年,优衣库和东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正式组建“次世代原料开发团队”。由优衣库和东丽双方的员工组成,主要研发各种新型的衣服原料。
从摇粒绒、轻羽绒,再到Heattech,优衣库的“技术商业化”路径都是把原来价格高的,某方面性能强、但甚少用在日常生活服饰上的材料,通过和材料供应商的一起研发,降低成本,创造一个新的市场。{page_break}
优衣库的竞争力
优衣库近10年的坪效(每平方米销售额)都基本在100万日元,而最高峰时的2001年,约是全球坪效最高的苹果零售店的1/3,而现在的坪效也基本和美国轻奢品牌Kate Spade相当。这对于平价优衣库来说,是相当不错的表现。
它具备什么样的竞争力可以做到如此?
“性价比高”
不管是在日本、美国还是中国,如果你去问消费者对优衣库的印象——事实上,优衣库的确做过这样的品牌调研,基本上是一个完全一致的答案——性价比高。性价比高往往意味着大多数人都“买得起”,质量不差,品味不low。
它的设计总监、也是前三宅一生首席设计师泷泽直己曾对媒体表示,当一件大衣的单线缝边比双线缝能够花费的时间少20秒时,优衣库就会选择单线缝边。优衣库的设计是要做减法,最后只剩下需要的,比起“时尚”感,优衣库更注重的是产品的功能需求。这解释了优衣库为什么卖各种基本款,同样也是优衣库价格那么便宜的主要原因。
“我们不谈服装设计,我们谈店铺设计”
一个有趣的地方是当优衣库说到设计的时候,它经常是指它的店铺设计。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设计师佐藤可士和。
2005年,柳井正聘任佐藤为创意总监。他为优衣库做的第一个工作便是设计纽约旗舰店。为了能够在休闲服竞争激烈的美国市场脱颖而出。除了醒目的正红色logo替代原来的暗红色,佐藤在店铺设计上用了具有强视觉震撼力的陈列方式——在新旗舰店,同一色系的POLO衫组合成一面彩色墙,气势压人。美国媒体当时对这个旗舰店的评价是“前所未有的张扬”。
这之后成为了优衣库店铺固定的设计风格。2007年4月,完全体现这种设计理念的日本UT旗舰店在原宿开张,佐藤把每件T恤装在一个圆筒形红盖塑料罐里,500种T恤整墙陈列出售。这就是他有名的“罐装T恤”设计。它既可以节省店面空间,减少店员折叠衣服的辛苦,最重要的是还为顾客带来了新鲜感受。UT也是从这时候开始逐渐成为一种带有时尚元素的单品。
优衣库也在2005年之后开始实施500平米以上的大店化策略,各种旗舰店是个突出表现。2010年,优衣库在上海南京东路开出了第4个全球旗舰店。佐藤亲自担任了这个占据了三层楼空间的店面设计工作。他在橱窗内设置了一批悬挂式人偶模型,这与他在推广UT产品时做出的“罐装T恤”有着同样新奇的创意。截止到2014年4月,优衣库在全球的旗舰店已经达到13家。
值得一说的是,优衣库一开始在日本并不被认为是一个时尚品牌,而是在海外扩张的过程中,这种新颖的旗舰店店铺设计和陈列方式被认为具有时尚感,之后优衣库又把这种设计理念反过来用到了日本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