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亚洲地区不断上升的成本让许多国际品牌将目光头像了埃塞俄比亚。在埃塞,劳动力成本低廉、资源丰富,政府未设最低用工工资,无关税,政治环境稳定。因而不仅中国企业选择埃塞建厂,另外如H&M这类品牌也开始转向埃塞进行采购。2013年,埃塞纺织品和皮革的出口占比3%,但是据政府估计,今年这个数据有望翻倍。
据路透社报道,企业投资埃塞首先看中的应该是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据悉,埃塞的每月起薪工资在35美元到40美元之间,严重低于中国制造业每月629美元的平均工资。而在孟加拉,纺织工人每月至少得挣68美元的薪资。当地出现工厂事故后最低工资获得了增长。
而政府一份野心勃勃的转型升级计划确实推动埃塞的经济从2010年至2014年间以每年10.4%的比例大幅增长。该计划还希望能在2025年之前将埃塞带入中等收入国家。
作为计划的一部分,纺织品和皮革这类有潜力的行业成为政府给予外资优先的产业。正因如此,埃塞政府目前不愿设立最低工资,害怕失去国外资金投入。但是埃塞工会仍将为确保合理工资水平而努力,因为只有这样,产业才能更具可持续性,避免渠道下游出现异议。
相关链接:
全球鞋业发展至今,到底面临着哪些挑战和机遇?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公平环境下的国际自由贸易成为业界近来呼声最高的话题。
美国鞋业分销商零售商协会(FDRA)主席马特•普瑞斯特强调,美国是全球鞋业贸易中以进口为主的国家,占比约为22.3%,但是进入美国市场的鞋关税过高,存在着许多不利影响。世贸组织(WTO)顾问Xiaobing Tang呼吁降低关税,得到了欧盟代表的响应。
据外媒报道分析,全球鞋业未来面临的趋势还包括人口统计学变化、新兴市场的崛起、品牌的力量、在线零售的活力以及鞋业生产中可持续性问题的影响。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