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行情分析 > 中国皮革行业今年稳中有升

中国皮革行业今年稳中有升

又到一年岁末时。回顾2014这一年,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苏超英在接受中国经济网特约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年来,中国皮革行业正是暗合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平稳、健康、中速成为行业发展主基调。

  回首:2014直面多重压力实现平稳增长

  一组重要的经济数据指标反映了中国皮革行业今年以来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2014年1月至10月,全国皮革主体行业销售收入、利润、出口增速分别为9.66%、11.91%和9.7%;销售收入居轻工行业第七位,利润总额居轻工第六位,除轻革产量微幅下滑外,皮革服装、毛皮服装及皮鞋产量均为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我国规上皮革主体行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0,336亿元,同比增长9.66%,增速上升0.79个百分点,占轻工行业销售收入总额的5.81%,位居轻工行业第七位。

  同期,全国规上皮革主体行业利润总额637.19亿元,同比增长11.91%,增速回落2.33个百分点;占轻工行业利润总额的6.26%,居轻工行业第六位。

  在总结2014年总体发展情况时,苏超英表示,这一年,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身处经济下行压力下的中国皮革行业走过了不同寻常的一年,压力与动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行业整体保持平稳健康增长,转型升级从口号落实到了实实在在的行动。苏超英认为,回首中国皮革行业2014年的发展路径,务实创新、大步流星是其鲜明特点。

  ——环保在2014年成为中国皮革行业最受瞩目的关键词。面对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调整,积极谋变,环保治理迈上新台阶。以海宁为例,经过几年的环保治理,海宁制革企业从38家缩减为8家,数量减少了70%以上,但规模效益凸显。数据显示,海宁制革工业产值从2010年的30.72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53.7亿元,提前完成并超过了2015年预计的50亿元目标。辛集制革行业全面关停制革前道,随着污水处理设施通过达标验收,在因环保不达标停产两年零6个月后,辛集市已有23家制革企业复工生产。

  ——打破固有思维,走质量创新发展之路。中国皮革行业属于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近年来原材料、人工、环保成本高企的压力明显,并有持续加重的态势,“破冰”迫在眉睫。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唯有打破传统固有思维模式,走出质量效益型增长之路才能得到有效发展。苏超英举例说,浙江和福建等发展较快地区的企业已经先行一步,或以大型机器替代劳动力,尝试智能化生产,平衡效率与规模的关系;或推行个性化生产,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兼顾质量与效益的平衡。

  ——皮革行业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卓有成效,境外投资取得进展,企业迈出多元化创新步伐。苏超英表示,一些企业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开始选择深入中、东欧地区筹划皮革生产加工,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开拓出新的境外投资和销售渠道;还有一些企业则充分利用国际合作,收购海外品牌,借国际品牌之力,谋拓宽国内消费创新之路。例如华坚于埃塞建立大型制鞋厂,充分利用当地劳动力仅为中国1/6的成本优势,成功扎下根基,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范本。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