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财经要闻 > 易宪容谈杠杆化魔咒 解读A股牛市

易宪容谈杠杆化魔咒 解读A股牛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目前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微权力”崛起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投资市场的特征是投资大众化、普及化、智能化。在这样的市场,市场预期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市场的剧烈震荡与波动不可避免。

  对于中国股市来说,不仅进入了一个“微权力”崛起的时代,也进入了一个融资高度杠杆化的时代。比如,在2007年那个中国股市的火爆年代,同样为股市火爆与繁荣,同样是股票指数快速飚升,但是在那个年代中国的股市是一个非杠杆化的市场。投资者有多少资金就购买多少股票。投资者赚了钱当然是财富增长,但投资者亏损了也只是亏损到你可进入市场资金停止,或投资者亏损了只能是进入资金为止。

  但是当前中国股市已经进入融资杠杆化的市场,投资者可以通过融资融券获得购买股票的资金及卖出借来的股票。这是2014年中国股市之所以能够上涨53%的最大推动力。2015年这种杠杆化的工具更是会超常发挥与利用,投资者一定会把股市杠杆化利用得淋漓尽致。但股市投资的杠杆化,是一把双面利刃。

  比如对融资者来说,在股指上行时,只有收益很少风险。但在股指下行时,投资者的风险会迅速放大。对于融券者来说,做空方向对了就大赚,反之同样会面临着巨大风险。对于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杠杆化风险的中国投资者来说,2015年可能要经受一次极大考验。因为,股市的大起大落会把这些杠杆化的投资者的神经完全绷得紧紧的。

  1月9日(星期五)国内股市所表现的疯狂,就是当前时代中国股市特征最为经典的表现。当天,在短短4小时上海综合指数先升4%,再由高位跌近4%,如此疯癲的股市波幅。不仅表现为股市预期转向是如此之快,快得股市投资者只能迅速调整,同时,市场杠杆化也让投资者的羊群效应一而再再而三的放大。

  在这种情况下,股市指数的疯狂震荡也就更平常了。对于股市这样的疯狂震荡,早就有媒体发出的警告,我昨天的文章也指出,当前中国股市的特征是,预期来得快,也去得快。

  比如,1月5日以来,新华社就发表一系列的文章,要国投资者注意杠杆化“牛市”的风险。新华社的第一篇文章是:“投资者为何亏也心慌赚也心慌”;第二篇文章是:“券商莫把两融风险当儿戏”;第三篇文章是:“投资者应学会适应杠杆市场”。第四篇文章是如何引入长期资金入市场,对杠杆资金入市要加强关注,防止违规操作等。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