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解释称,“未达标”的原因相对比较复杂。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同时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缓慢,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也确实不容易”。
确实不易,这句话似曾相识。早在2012年,第1次未完成外贸目标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也曾采用过类似的表示。当年外贸增速目标是10%,但实际的增长却只有6.2%。
别以为这是有关部门的“托词”,近几年外贸行业面临着外需不足、综合成本上升、外部环境不佳及汇率不稳定等多重因素,不管是6.2%、7.6%(2013年外贸增速),还是2.3%,这些确实都来之不易。
简单而言,外贸出口总值是出口数量和价格的乘积,而这两方面现在都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出口增速减慢符合预期。”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燕生分析称。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的对外贸易也进入了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为特征的新常态。”郑跃声说,外贸增速大幅低于预期,与贸易正处于增速的换挡期有关。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李慧勇对记者表示,虽年度数据“不尽如人意”,但预计今年会“好一些”。首先,美国经济复苏,国际经济或回暖;其次,在经历去年油价断崖式下滑情况下,今年大宗商品价格或企稳回升,维持平稳状态,因此波动不会较2014年大。
“增速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些问题。”1家鞋类出口企业负责人对记者分析称,2014年该公司的出口量有小幅上涨,但利润却下滑不少,在汇率、成本等问题的多重作用下,还要不断被压价,“东南亚那边的报价特别低,如果我不能给出同样的报价,客户都跑了”。
“一旦我提出涨价,他们立刻就能拿出一家更低的报价单。”肖俊青也对记者示,外商的比价让他们承受很大的损失。更让肖俊青无奈的是,这几天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刚刚提高部分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他们还没享受到这一政策带来的好处,外商就闻风而来,要求他进一步降低价格。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