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活性染料龙头企业之一——位于湖北省石首市的楚源化工集团下属湖北华丽染料公司上周末发生锅炉管道泄漏事故并引发大火。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可能让本已供应吃紧、价格连涨的染料市场雪上加霜,活性染料再次调价成定局。
楚源集团位于石首市张城垸高新技术园区,公司产品涵盖了生产染料80%的中间体,其中,H酸产量为4万吨/年、对位酯为4万吨/年、活性染料为5万吨/年,是全球最大的染料中间体及活性染料生产企业之一。知情人士称,从持续近两小时的火情推测,预计此次事故影响较大。
另悉,楚源集团已停止发货,活性染料重要中间体H酸大面积缺货。
H酸是活性染料重要中间体。此前由于环保政策趋严,部分H酸企业停产限产导致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大涨,由此前的5万元提升至7万元/吨。安信证券研究员认为,继分散染料启动提价后,活性染料也有望因环保新政下H 酸供不应求而导致全面涨价。
一位市场人士则称,受龙头企业火灾事故影响,预计短期或有供给的恐慌性预期,将推动活性染料出货量大增。
上市公司中,浙江龙盛(24.57, -0.38, -1.52%)拥有活性染料产能9万吨、闰土股份(22.82, 0.21, 0.93%)3万吨、安诺其(10.860, -0.31, -2.78%)0.7万吨。安信证券研究员透露,目前浙江龙盛、闰土活性染料已停止对外报价,预计价格将出现5000-8000 元/吨的涨幅。
相关链接:
其实,在这几年的动荡和变局中,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行业未来要面临的风险和下行趋势,并开始进行自我救赎,探索企业突破之路,一些企业通过多元化的经营思路,早早对线上渠道进行深耕,树立了线上线下的双重优势,通过总量的突破,来化解成本压力,并用企业的规模优势来进行风险、成本分散;也有企业在寻求行业抱团取暖的方式,寻找外部资源来稀释企业风险,或寻找靠山,或寻求营销模式突破,总之,行业中的部分企业已经有意识的在寻求突破,寻找解决方向。
但是,从根本来解决问题的企业并不多,当然,也不是所有企业都没有意识到中国家纺企业这种产业格局的弊端,一部分企业选择品牌运营,抛掉加工制造端,节约掉生产环节成本,没有沉重的生产用房、后勤辅助等所带来的一系列成本压力,用最低成本换取企业管理运营成本,将这部分成本转嫁到OEM端,实现品牌与OEM供应商的共赢,这其中,上海哲盟是走在前列的企业之一,从舒美居初建,到年产值过亿的规模,一直形成良好的合作与分享的机制,那么,这不乏为一个解决之道;如大朴家纺,通过对消费人群的细分和销售渠道的创新,产品的革新等举措,成功吸引外部投资,实现企业的华丽转身,那么,这样的企业自我创新,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致敬的。
通过对于国内与国外企业的对比与分析,我们会发现,中国企业很多时候在运营成本控制上,在用人体制上,在经营模式上,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国内企业因为早年中国的大基数人口红利,用工成本较低,习惯于用人海战术来解决问题,能够自给自足的,不会去分享和共同打造事业或品牌,这也凸显中国企业家的不安全感,当中国的人口红利期接近尾声,用工成本快速增长时,人海战术和独自作战的弊端快速凸显,这时,我们在应变的过程中,又很难做出壮士断臂的决定时,很多企业就在这个过程中,被一步一步的拖垮拖死,这和我们的民族特性有因果关系,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会过日子,最会攒钱的民族,这种舍不得,在企业家群体里,也普遍存在。
那么,外国企业,尤其是欧美企业,更善于进行合作与分享,将自己不擅长的部分工作交给更专业的合作伙伴,做精做大自己擅长的部分,形成合力,共同发展,其实,这个道理大家并不是不懂,一根筷子与一把筷子的故事,在中国流行已久,只是,当我们自己需要做出这样的决定时,都需要莫大的勇气与思想斗争,但是,社会的发展不是以个体利益为转移的,当你不能顺应社会发展的步伐,必然的结果就是被社会体系所淘汰,那么,从现在的家纺行业发展历程来看,就是到了我们要寻求产业链合力来进行洗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注定一些企业会退出历史舞台,一些企业会发展壮大,这是一个必然的社会进程,那么,合则共赢的历史洪流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如何去顺应潮流的趋势,在中国经济大潮的洪流中扬帆远行,是我们所有家纺人要去深思的课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难题,无论是借鉴西方的先进管理理念,还是创新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我相信,通过风浪的洗礼,我们的行业,我们国家的经济走向,还是光明和充满期待的!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