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地方商人 > 专家观点:女装不仅要任性 更要有个性

专家观点:女装不仅要任性 更要有个性

深圳服装品牌将不仅仅输出产品,更输出品牌个性和品牌文化,放眼全球,未来的服装品牌要想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更有个性。接下来,一起来看一看详细的资讯吧。

  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秘书长张洪涛昨天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2015年女装倒闭潮来了”这种观点,会误导整个行业。他认为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未来服装产业将出现“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这种两级分化的现象,服装业的危机恰恰是深圳女装品牌的机会。

  危机确实存在。张洪涛介绍说,同质化、没有核心竞争力的服装品牌将会倒闭,这样的品牌会因为价格没有竞争力、成本上升等诸多因素而大量倒闭。实际上,刚刚过去的2014年就有一些同质化的男装品牌选择了关店歇业。

  但危机又同时带来了商机。在张洪涛看来,在互联网时代,产品大爆炸,信息大爆炸,但缺少的是有个性的产品和有个性的信息。而人们所需要的恰恰是个性化的、能反映自身价值的、有内容的产品。

  “成千上万的品牌,一眼就看出是哪家的服装,这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张洪涛介绍。

  张洪涛认为,互联网时代对深圳女装来说是好事情。原因很简单,深圳女装恰恰是个性化的产物,而购物者更趋理性的新常态,市场对个性化的需求将推动深圳女装品牌新一轮转型升级。目前,深圳已经有一些服装品牌在嬗变。粉蓝开设的店铺,不仅是销售衣服的卖场,还可以喝咖啡、听音乐甚至可以表演音乐剧。

  张洪涛认为,深圳服装企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大步迈向跨界融合。个性化,将不仅仅是产品的差异化,还有服务的个性化。今后,服务将注入深圳女装品牌的内涵中,深圳服装品牌将不仅仅输出产品,更输出品牌个性和品牌文化。张洪涛断言,放眼全球,未来的服装品牌要想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更有个性。

  相关链接:

  “广大的纺织企业需要遵循规律谋发展,要研究、读懂、适应新常态的特点与表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纺织创新年会上指出,纺织企业可以在思维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情制宜展开工作,从高度上认清规律,把握潮流;在广度上兼收并蓄,跨界融合;在深度上创新驱动,提质升级;在速度上把控节奏,持续适度。从而实现中国纺织产业新竞争优势的重塑与再造。

  孙瑞哲分析认为,“价值创造和传递模式的演变是一种缓中有变。传统的经济管理学一直在讲一个微笑曲线,这个微笑曲线结果就把制造业打入了谷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制造业的发展迎来了机会,我们可以把原来的这种微笑曲线变成一个全程协同让制造业有新机会的模式。”

  “缓中有难应该说是挑战和压力并存。从整个投融资渠道来说,增长后劲不足而且不很通畅。目前纺织行业的企业经营难度依然存在。”孙瑞哲说,“目前,纺织行业面临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棉花问题,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得到一个根本的解决,现在收储在取消,13000元/吨的棉花的库存没有了,国际期货价格上不去,现货价格持续走低,这使纺织行业的整体平稳运行不容乐观。”孙瑞哲认为,化纤的产能结构也是面临的重要问题。一方面表现在原料端,比如说像涤纶。目前,涤纶在我国整个纤维加工中占到了70%,如果涤纶这条线出现了问题,将会比棉花问题造成的影响更大。

  “另外,就是关于工业绿色化的问题,也是个思维创新的问题。绿色化从最初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可持续发展,到1998年世界银行提出综合发展,再到200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开发计划的发展,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工业的绿色化是全方位的,一方面是在生产过程当中清洁生产的问题,同时也有节能减排的问题,还有就是关于资源的循环利用的问题。”孙瑞哲指出,发改委刚刚发布的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表明,2013年中国的废旧纺织品的产生量是2000万吨,化纤是1300万吨,棉纤维是162万吨,我们2013年废旧纺织品的利用量是300万吨,显然比总量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就是这300万吨,实际上节约原油380万吨,节约耕地340万亩,这个效益是巨大的。

  孙瑞哲说:“新常态下,我们的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新常态不仅仅是经济增速的放缓,更重要的是打开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时间窗口,目前行业在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和市场结构层面的调整和转型正在加快。虽然经济增速的换挡、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全球贸易格局及国际采购格局的变化给行业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但我国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而且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进入加速期,这又为我国纺织产业的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