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由于美国经济年化增速高达5%,创2003年以来新高,使得消费者信心指数上升。欧元区去年12月经济景气指数反弹,创下5个月以来的高位。随着美欧、东盟等经济体复苏,外需因素逐渐加强。另外,国内需求扩张直接刺激制造业原材料和生产设备的进口,而人民币汇率整体呈现贬值趋势,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这些都促进了进出口贸易。”不过,这位专家也提醒,我市外贸眼下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他说,随着我市进出口规模日益扩大,出口市场不断放大,产品竞争力逐步提高,面临的贸易壁垒和调查也与日俱增,对光伏产业、劳动密集型等产业的发展增添了不小的风险。
其次,今年起,欧盟将我国排除出受惠国行列,这使得企业对欧盟出口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将大幅下降。
第三,近年来,我市机电产品产业已具备了规模,打造出家电、船舶、铁路成套设备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但随着劳动力、汇率等综合成本的上升,欧美产业回流和产业向东南亚等后发市场转移,机电产品的传统竞争优势也可能会逐渐弱化。
再就是由于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迅速上升,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减弱,部分订单已出现向其他新兴经济体转移的迹象。
相关链接:
去年,沈阳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2.7亿美元,同比增长0.5%;外贸出口71.5亿美元,增长2.2%;境外投资协议投资额3.7亿美元,增长86.6%。
外商投资超千万美元大项目38个。去年,沈阳赴日韩、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对外招商活动11次,洽谈和推进现代服务业、工业地产、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项目171个。全市外商直接投资超千万美元的大项目38个,实际投资到位金额19.3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85.1%。其中,调资超亿美元项目5个,实际到位金额9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46.3%。
利用外资结构显现新变化,投资性公司成为新增长点,辉山投资有限公司和亚联投资有限公司共实现调资4.3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18.9%。全市金融业实际利用外资8858万美元,占全市总额的3.9%,排在房地产业、商务服务业和制造业后,居第四位。
与178个国家有贸易往来。沈阳去年机电产品累计出口44.3亿美元,增长5.3%,占全市出口比重为62%;外商投资企业累计出口22.6亿美元,增长8.2%,占全市出口额比重为31.7%;国有企业累计出口16亿美元,增长4.8%,占全市出口额比重为22.4%。主要市场均保持增长势头,与沈阳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78个,其中出口市场国家和地区176个。对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地区)出口24.7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比重为34.5%。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