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还能接接单子,这个月不但没有订单,而且还有客户退单。”上海一家从事对俄出口日用品的贸易公司黄老板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他们平时是以美元或者人民币结算,但现在货物卖不出去,因为俄罗斯客户手里的卢布不值钱了。
事实上,从八九月份开始,随着卢布下跌趋势的明显,黄老板就一直战战兢兢过日子。“我们一直在亏损运营。由于回款滞后,卢布大跌,我们现在都是赔钱在坚持。”
如今,没有生意可做的公司员工每天只有闲聊。而黄老板思考最多的则是如何转型,改做俄罗斯之外的日用品出口贸易。
同样遭受折磨的还有温州的鞋厂。温州鞋长期以来都是浙江对俄贸易的一张亮丽“名片”。资料表明,俄罗斯是温州鞋业出口仅次于欧盟、美国之后的第三大传统出口市场,可谓“鱼水情深”。然而卢布的滑铁“卢”却让双方的贸易情谊遭受着严重“考验”。
据悉,多家温州鞋企囿于卢布贬值的不利影响,采取降低出口量来“明哲保身”。“从近期鞋产品出口的情况来看,俄罗斯市场的订单额与之前相比约减少30%-40%。”温州一家制鞋出口公司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卢布贬值,使公司对俄贸易受到了影响,订单下滑在所难免。目前,公司市场销售部门也在不断调整外销市场布局,尽最大努力将市场销售中的风险与不确定性降低。但当记者提到卢布贬值使外销订单量下滑多少时,他却表示不方便透露具体数字。
同样是把俄罗斯作为重要出口市场的泉州鞋,在此次卢布危机中也受了“风寒”。有媒体报道,俄罗斯闽南商会中的6家副会长以上泉州鞋企已经全部不再经营俄罗斯市场,原因都是市场恶化。
事实上,从2013年开始,泉州企业对俄罗斯市场出口就已持续萎缩。据泉州海关统计,2014年11月,泉州市对俄罗斯外贸出口产值为1.21亿元,同比下降24.9%,环比下降3.97%。
无独有偶,俄罗斯也是川鞋出口的一个传统大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起,川鞋就开始销往俄罗斯。数据显示,四川每出口3双鞋,就有1双销往俄罗斯。成都一名做鞋子出口贸易的商贩跟记者透露,因为卢布贬值,成都全部做单一对俄出口的鞋企进入了“寒冬”期。
“俄罗斯市场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外销业务的重要对象,公司生产的鞋80%都是出口到俄罗斯的,这次受卢布贬值影响,我们的销售额跟前几年相比将近下滑了50%。” 四川伊白兰鞋业公司负责人洪先生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从2014年12月中旬开始,就不再接收俄罗斯的新订单了,“风险太大,缓缓再说”。
中国女鞋之都工厂联盟订货中心相关负责人也指出,今年受卢布贬值的重创,全部单一出口俄罗斯的成都鞋企都面临转型。俄罗斯市场很难做,每出口一双鞋到俄罗斯,按照汇率就会亏损40%。
不过,在孙立坚看来,从具体经济影响来看,中国跟俄罗斯之间的国际贸易占中国国际贸易总额的比例很小,中国对俄出口、从俄罗斯进口以及中国跟俄罗斯之间的进出口总额仅占中国出口总额、进口总额、进出口总额的20%多,所以总体来说,卢布汇率的波动对中国贸易的影响不会太大。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