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企业:九牧王
九牧王近日发布公告称,因公司业务发展需要,公司以现金出资80000万元,于西藏地区设立全资子公司———西藏工布江达县九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股权投资及与股权投资有关的咨询服务、服装服饰的批发及零售。关于设立子公司的目的,九牧王在公告中表示,结合公司现状和战略发展需要,通过设立子公司来管理公司的资产及进行资本运作,提高公司资产的使用效率,为公司和股东创造更大的投资回报。
代表企业:希努尔
1月13日,希努尔公告:拟以7000万元,在上海设立子公司——上海全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意通过子公司的设立,利用上海的区位优势,寻求公司产业发展机遇,丰富公司业务领域,扩大竞争优势,促进公司整体协同发展。
专家点评:设立子公司来管理公司的资产及进行资本运作,有利于提高公司资产的使用效率,为公司和股东创造更大的投资回报。
淘品牌也耐不住寂寞了
2012年,韩都衣舍收购素缕;2013年,茵曼并购初语,裂帛并购天使之城和LadyAngel;2014年,韩都衣舍和茵曼分别收购了包括迪葵纳、秋売在内的数个淘品牌,进一步扩展了产品线。
到现在,淘品牌的概念早已不像当初那样单薄,在茵曼、裂帛和韩都衣舍这几个淘宝买家们耳熟能详的名字背后,是一长串的子品牌集群,尽管它们暂时未能如主品牌那样占尽前台风光,不过,它们是淘品牌们押宝的下一张王牌。
相关链接:
全球营收额排名前250的国际零售品牌中,仅有37家目前已经进入澳大利亚市场。澳大利亚是一个有利可图的市场,民众经济收入高,对高质量的国际品牌商品有着庞大需求。看到这一商机之后,时尚品牌H&M、Zara、维多利亚的秘密等纷纷进军澳大利亚,英国大型连锁百货玛莎也即将进入这一市场。
此后,澳大利亚本土品牌和百货零售商将承受更大的竞争压力。多年以来,澳大利亚人热衷于跨境网购和海外直购,让本土零售商承受了巨大的营业收入损失。如今,更多国际品牌的入驻将让日子原本艰难的澳洲零售商的处境更为不妙。
近年来,澳大利亚本土零售商的日子不太好过,不仅要面对低落的消费者信心,同时还要跟网络零售商展开竞争。然而,这或许还仅仅澳洲零售业苦日子的开始。
如今,越来越多国际零售商计划进军澳大利亚市场,以捕获澳元贬值以及澳大利亚消费者热衷购买世界级高质量产品所带来的商机。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名为《零售力量》的报告中显示,在全球营收额排名前250的大型零售商只有37家目前在澳大利亚展开了经营活动,然而这一似乎将增加。
我们已经看到H&M、Zara、维多利亚的秘密等已经开始在澳大利亚开拓市场。五年前,美国时尚品牌Gap在墨尔本开了一家店。最近,知名化妆品品牌丝芙兰也大力扩张本地市场。这些外国品牌的入驻让原本已经陷入困境的大卫•琼斯、玛雅百货等澳大利亚本土百货商店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当然,很多迹象似乎表明澳大利亚消费开支在2015年将出现上升,比如汽油价格下滑、利率下调等,这些都将刺激澳洲民众增加消费开支。这些增加的消费开始将使JB Hi-Fi Limited 、Super Retail Group Ltd等澳大利亚本土零售商和其他国际竞争对手受益。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称,全球排名前250名的国际品牌中85%还未进入澳大利亚市场,这只是意味着澳大利亚国内的市场竞争可能将加剧。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