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的收盘来看,盘面目前保持良性。本轮行情是金融主导的行情,今天银行板块回调,因此指数的力度显得并不大,但银行板块的今天这根阴线并不坏,周二银行板块出现反包阳的可能性仍存在着,这个位置如果银行小的反包阳出来,指数还可以得到进一步的确认。
从收盘情况来看,五天均线的上升角度得到进一步确立。且下探至五天均线附近有支撑,那么按常规演化来讲,周二不应太难看,甚至应当继续向上攻击,且银行板块目前的技术位并不坏,券商经过阶段性回调后做空力量也接近末端,这个位置大盘再创新高应当是顺理成章了。这是一个基本推测,但不要以为这个推测一定成立,否则没有输给市场,首先就输给自己了,如果一个位置应当上涨,而不上涨,甚至下跌,其实更不好。
短线仍然是把五天均线当成重要操盘线,大盘在五天均线之上运行,就看个股机会了。周一个股机会在增多,虽然这种机会点多数具有微妙性质,并不很抢眼,但仍具可操作性。当前具有波段攻击的板块和个股是极少的,基本上是一种震荡性机会,拉起来就要跑掉,重点仍然是锁定拐点位个股,上周这种个股很少,从本周一开始这种技术位的个股明显增多了,预计本周这种个股每一天都不会少,因为大盘波段调整之后,经过上周的整合,很多个股具备了微型小双底的特征。
周二基本应对:早盘仍然是寻找短线出局性机会。最大的看点就在于五天均线,只要不失守五天均线,出来之后继续寻找做多机会。当然这是短线,中线或波段目前是持股信号。周二可以特别关注金融板块的动向,包括银行、券商、保险等。
相关链接:
近期沪指在3400点前宽幅震荡,市场观点也对牛市未来走势出现分歧。任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后极少对市场发表观点的黄燕铭日前再次发声,与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联合署名发布研究报告,重申本轮行情逻辑未变,牛市将贯穿2015年。
研究报告指出,在2010-2013年处,由于缺少对增速换挡必然性和改革必要性的足够认识,改革进展迟缓,旧增长模式拒绝出清,形成了三大资金黑洞,加杠杆负债循环,膨胀无效资金需求,推升无风险利率。
随着2014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锐意推动改革,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提升。2014年二季度以来,三大资金黑洞中市场化程度高的房地产部门率先展开了长周期出清,并倒逼体制内两大领域的出清:重化工业去产能,地方债务收缩。财税、国企等改革提速堵住三大资金黑洞,收缩无效融资需求,为政策宽松创造条件,引导无风险利率下降,提升风险偏好。无风险利率下降使得影子银行产品收益率趋降,风险偏好提升使得社会各界对中国未来信心恢复并开始配置代表未来的资产——股票,资金从房地产和影子银行流入股市,股市摆脱存量博弈困境,迈向增量博弈新时代。
研究报告认为,2014年启动的“转型牛”、“改革牛”类似1996-2001年中国、日本1970-1980年、中国台湾1983-1992年、韩国1992-2002年。此轮牛市可以概括为:改革堵住资金黑洞、收缩无效融资需求,并为政策宽松创造条件从而引导无风险利率下降,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风险偏好重振社会信心引导增量资金入市。
对于行情未来走向,研究报告认为,2015年初,牛市进入第二波,快牛进入慢牛阶段,波动加大。改革提速被市场确认,红利释放尚需时日;增速换挡的底部区间逐步探明,经济失速尾部风险消失,去产能去杠杆仍在进行;估值修复进入合理区间,中枢上移尚待利率下降、风险偏好提升和盈利改善的进一步驱动;监管层从呵护牛市到期待慢牛,监管两融和委托贷款,投资者有去杠杆意愿,增量资金流入减少;国际市场“黑天鹅”乱舞,美联储中期加息,大宗商品暴跌,欧洲QE,新兴经济债务危机担忧,扰动国际市场并传导至国内。
2015年下半年以后,牛市可能进入第三波,可能有一波大行情。经济探底,物价摆脱通缩,企业迎来盈利曙光;国企改革、十三五规划等重磅政策落地;政策宽松,利率进一步下降,风险偏好进一步提升,估值中枢上移;监管层释放利好以推出注册制,IPO供给增加担忧被前期消化和缓解。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