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革协会毛皮专业委员会主任黄彦杰向中国皮革网记者介绍了加工贸易由促进行业发展到严重阻碍行业发展的“前世今生”。
他介绍说,当初中国皮革协会为把3个税号放到加工贸易里起了一些积极的推动作用,基于对行业的普遍调研,征求各地协会和代表性企业的意见,在搜集、整理和汇集大家意见的基础上,这几年一直在跟国家有关加工贸易政策的主管部门像商务部、财政部、工信部、海关总署、发改委、林业局、农业部等反应行业诉求,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理解,政府最终接受了中国皮革协会的建议,把2个商品3个税号放入了加工贸易禁止目录里面。
黄彦杰还进一步解释了2个商品3个税号所在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以下简称“协调制度”)。他解释说,我国作为《协调制度公约》缔约国,从1992年1月1日起采用《协调制度》作为我国《进出口税则》和《海关统计商品目录》的基础目录。《协调制度》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其中,毛皮在第43章第4节,条目为4301生毛皮,4302已鞣毛皮,4303服装,4304人造毛皮。3个税号取4301 1000整张水貂皮,不论是否带头、尾或爪;4301 6000整张狐皮,不论是否带头、尾或爪;4301 6090未鞣制野生狐皮。
黄彦杰说,一开始为了争夺国际市场,增加出口创汇,国家给企业提供了加工贸易的便利政策。因为在2005年前,整个产业都是外向型的,呈现一个“二八”状态,即20%内销,80%出口;而2005年以后开始朝内向型发展,截至到现在,出口交货值只占毛皮行业产值的一成多。从现在的市场来看,内向市场是我们主要的目标市场,出口量只占百分之十几,再做大范围的加工贸易就不再符合市场的客观现实。从2010年开始,每年都有通过假加工贸易的方式走私案件的发生,对产业打击非常大,无论贸易秩序还是氛围上,这个行业正在逐渐失去安全感。中大型企业想要做正规的产业,被其他通过走私进来的皮张企业冲击,让他们蒙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国家在此时出台这个政策,对行业的阳光发展、健康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广州海关缉私局针对2010年发生的“9•14”特大水貂皮走私案曾撰文指出“中国皮草行业存在行业性走私风险”,并明确指出毛皮加工贸易已完成历史使命,目前已成为行业性走私的主通道。这些违法行为既损害了国家利益,也扰乱了毛皮行业的公平竞争秩序,严重影响了毛皮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国皮革协会调研统计,由于国际市场不振,我国大量进口的皮张在国内加工成服装和制品之后主要供国内市场销售,2012年毛皮鞣制及制品企业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比重仅14.2%。但据海关数据统计,2012年生水貂皮进口4975吨,其中加工贸易占93.5%,也就是说大量的进口皮张应该是经过加工后再次出口,但这与行业实际情况严重不符。这主要源于“假加工贸易”现象已经非常猖獗,甚至形成了内外商勾结、从原料市场到生产加工及产品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因为货物免交关税和增值税,海关除了在单耗核销环节能够加以监管以外,其它环节很难控制。
在去年关税已降了5个百分点后,世家皮草总裁费利尧预测今后应该还会朝着降关税的方向发展,尤其狐狸皮应该降成和水貂一样。之所以强调狐狸皮降低关税,是因为这样可以让中国的企业有更多的高品质、更丰富的选择用在中国市场上,让企业的灵活度更大。中国是毛皮产品需求的大国,而降关税后,中国市场是直接受益者。
记者就此事还采访了中国皮革协会毛皮专业委员会主席李庆元,他分析说,取消来料加工贸易,对真正做加工贸易的企业来说确实有暂时的困难,貂皮10%的关税,加上13%的增值税,减掉13%的出口退税,即使能够抵扣,但其中的成本依旧增加了很多。国内目前的情况是大量产品加工用于一般贸易,只有不到30%是加工贸易。只有持续申请降低关税,才能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他希望能够降到2%-3%,与亚洲其他国家持平的水平,才能真正实现正常贸易和公平竞争。
在2014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曾提出关于“实施生皮进口零关税”的提案,但同时还建议严格限制、取消水貂皮和狐狸皮加工贸易,并实施这类生皮进口零关税,在杜绝走私的同时,不仅能增加国家税收,还能推动毛皮行业阳光发展。黄彦杰对此表示了高度赞同。
黄彦杰说,因为目标市场的转移,中国成了全世界毛皮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由于“二八”的反转,真正销往国际的产品越来越少,国内市场销售量越来越多,但是中国的关税却又很高。高关税这方面其实可以借鉴一些国际上的经验,如意大利几十年前也曾经对毛皮原料收取高关税。当时意大利也是皮革毛皮的加工大国,那个时候也达到了行业性走私蔓延的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的关税,但是它又是主要的生产国家,因此走私无法避免。后来零关税后,不但没有了走私,还提升了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因加工贸易而产生的走私现象严重是由于目标市场的变化:第一,国内已经成为主要的市场。第二,与过高的关税有直接的联系。国内市场需要大量高档皮张,中国本地养殖的水貂皮及狐狸皮和国际上诸如北欧、北美相比质量档次相对较差,从价格上来说也是明显低于国际价格。国内部分不法企业进口时通过加工贸易保税进口去国外拍卖行购买的高档皮张,加工以后“偷龙转凤”,把国内的一些皮张充抵进口的高档原料来应对海关的核销。
毛皮行业是一个需要经验性的行业,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行业,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一般人很难分清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是高档的还是低档的,对于海关官员来说这样的分辨也是相对困难的。所以从监管上来说,很难去把控通过加工贸易政策的保护去做假加工贸易真走私的企业。
欧盟许多国家生毛皮的进口关税是“零”,亚洲国家韩国、日本等只有3%的进口关税,东盟国家都是从欧洲进口生皮“零”关税,而中国的10%和15%还是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样的情况下让毛皮产业处于一个公平的地位参与国际竞争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黄彦杰说,在走访相关部门的过程中,中国皮革协会一直坚持阐明打好组合拳“降低进口关税、调整加工贸易”对毛皮行业健康发展、实现中国从毛皮大国到毛皮强国起到的积极作用和关键作用。在呼吁降税的过程中,中国皮革协会一直在不遗余力、坚持不懈地努力向有关部门反映行业实际情况。从2014年1月1日起水貂皮和狐狸皮关税各降了5%就是一个长期努力的结果。
目前来看,即使如此,这个水平也是明显高于国际关税平均水平。结合毛皮产业遭遇了行业的寒冬,行业企业比较困难,还需要进一步合理的调整产业政策。如果只取消加工贸易,对真正做加工贸易的企业是一个打击,增加了它们的成本,从而削弱了它们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怎样才能有利于企业去参与国际竞争呢?黄彦杰认为,除了堵住假加工贸易走私外,如果又能合理地调整关税政策,降低到国际平均水平3%-5%左右,达到一个比较符合产业健康发展的区间。如此一来,两者的结合才能真正让企业参与的公平的国际竞争中去。对于中国皮革协会接下来的做法,黄彦杰强调,今年还会在两会期间向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通过行业的政协委员和常委以及人大代表反映行业诉求,推动进程。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