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制鞋技术 > 李秀格:巧手制作“猫头鞋”

李秀格:巧手制作“猫头鞋”

鞋子虽小,工序却不少:做衬子、剪样子、贴花样、纳鞋底、上鞋、滚边……前前后后至少十几道工序,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做得好。

  近日,记者见到平乡县寻召乡北流渠村李秀格老人时,她正一针针纳着巴掌大的鞋底,旁边放着一双双做好的猫头鞋。白布的千层鞋底,红色布料作帮,鞋面上是精心刺绣的猫头形状。小小的鞋上“眼睛”、“嘴巴”等五官俱全,再配上毛线胡须和额头上的威武“王”字,更增添了不少“虎气”。

  猫头鞋是一种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制作的童鞋,又名虎头鞋。鞋体模猫状虎,憨态可掬。猫头鞋鞋底宽大,不仅穿着舒适,还便于孩子练习走路,柔软的鞋体对小儿的足部起到很好的保养作用。李秀格老人说,鞋子虽小,工序却不少:做衬子、剪样子、贴花样、纳鞋底、上鞋、滚边……前前后后至少十几道工序,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做得好。

  李秀格老人年轻时就跟母亲学,当时她母亲做的猫头鞋在街坊四邻非常有名。心灵手巧的她,几年后便把母亲的全部手艺学到了手,这一做就是几十年。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穿猫头鞋的孩子越来越少,而会制作猫头鞋的人也寥寥无几。不少邻里都求她帮忙做一双漂亮的手工鞋,热心的李秀格老人总是乐呵呵地答应下来,村里谁家的孩子过生日或者满月都会挑上一两双。

  多年来,李秀格老人为街坊邻里缝制了上千双猫头鞋。如今,李秀格老人已经67岁了,但她闲不住,一有空就摆弄着布料,在明媚的阳光下一针一线、一心一意地缝制猫头鞋,几十年来这是她生活中最惬意的事儿。虽然已近七旬,但是她眼不花,耳不聋。她表示,只要自己的身体允许,还会坚持做下去,更想把这种传统的手艺传承下去。在她的鼓励下,儿媳和街坊四邻的年轻妇女们也加入到制做猫头鞋的队伍中,有的靠卖猫头鞋一年增收5000多元。

  相关链接:

  “如果细心点观察你可以发现,现在女孩子的形体和以往发生了些变化,‘细胳膊细腿’的更多了,总体来说看起来也更好看了。”南京市第一医院妇产科徐友娣主任医师说,“和以前的女性相比,现在身体较“窄”的女孩子更多了,看起来骨架子比较小,穿衣服也更好看了。出现这种变化是和生活条件的变化有关系的。但这却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反倒意味着女性的分娩难度会增加,特别是钟爱高跟鞋的女性,更加雪上加霜。”

  随着社会的进步,饮食结构改变了,生活状态改变了,特别是代步工具的进步使得运动减少,女性的骨骼也在悄悄发生变化。从姿态上来看,是更好看了,不过对女性的分娩却是有影响的。骨盆变窄的多了,婴儿分娩出母体的重要“通道”也就变窄了。

  “现在街上很多十八九岁的小女生都蹬着十厘米或以上的高跟鞋,这其实对身体是很不好的。因为穿高跟鞋身体必然前倾,这样对骨盆的压力就加重了,骨盆两侧被迫内缩,倾斜度增加了,会造成骨盆入口狭窄。“医生提醒,“为了将来更好的分娩,建议未满18岁的女性最好不要常穿高跟鞋,即使是成年女性也不能掉以轻心,常年外力作用同样会使骨骼发生变化。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