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5年,歌莉娅(GOELIA)品牌正式创立;2008年,歌莉娅借由淘宝正式进军电商。与已经积累了近20年行业经验的线下实体店不同,歌莉娅线上发展时间短而迅速,“一开始看到别人都在做电商,于是我们也随大流开展线上业务。2009年参加淘宝商城‘双11’活动,意外获得了几百万元销售额,从那之后我们才开始认真去想歌莉娅线上发展这件事。”歌莉娅副总裁林淑玲说道。在后来的2010年~2012年这3年中,歌莉娅分别获得了1600万元、7000万元和1.7亿元的销售额。
“歌莉娅的线上业务与线下实体店发展相比而言,不论从规模还是经验,都算作一个‘新人’,所以在公司内部我们称整个线下系列为大G,线上系列为小G。”林淑玲向记者介绍,由于渠道特质的不同,线上的客户明显比线下客户的平均年龄要小,“大G、小G的整体风格非常相似但又有所不同。从目标客户群年龄层来讲,大G主要为25~40岁优雅、时尚的女性群体服务,小G的年龄层偏小,为20岁以上有活力而兼具柔美特质的女生服务。”
虽然线上部分只有5年的历史,但是歌莉娅非常看重品牌线上发展这一部分,据林淑玲介绍,大G和小G的设计由两个独立团队完成,大G设计团队大约有30人;小G团队中有将近20人,他们负责线上专供款的设计。虽然发展的时间相差较大,但是大G、小G团队设计师人数相差却不多,“这是因为公司非常看重线上发展,因此投入了很多资源进去。当然这也与大G设计师经验相对丰富有关系,在同样的工作量之下,大G对品牌风格和市场趋势的把控相对更准、更稳,而小G的设计师更多是在通过不断尝试来摸索设计的节奏,因此也需要公司更有力的支持。”
“其实在刚开始向线上发展时,由于线上商品以打折、低价为卖点,各种电商平台也总在进行各种促销活动,歌莉娅不得不在线上进行打折,因此线下实体店的销售也常常被干扰。对此,关于线上发展方向,公司内部也做过很多讨论。我们有两种解决方案,第一,就是将线上视为库存‘下水道’,就像线下的奥特莱斯一样,只销售一些过季和打折的商品;另一种方案,就是将线上视为一个新的市场,在兼具消化库存的同时,创造一个更新、更时尚、具有更高性价比的线上系列。”林淑玲说,这正是歌莉娅开发小G的原因。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