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因道生,得者自通灵。道在中国传统哲学里,表示“终极真理”。在王良星看来,人生和创业就是一条不断寻求悟道之路。简约不简单,短短五个字折射出成功男人所追求的终极人生智慧。大道至简!纵观利郎王氏三兄弟20多年的创业历程,正是演绎了遵道而行,方能“以求变应万变”书写一部中国男装传奇。
站在人生中场,像许多人到中年的企业家一样,王良星正处在智力、能力的鼎盛时期,但现在的他对多元投资表现出格外的警惕,因为在利郎的草根时代即有过教训。
利郎的创业故事很传奇,在当地却又很普遍。1984年,利郎男装的创始人王冬星因为高考差4分没有考上福建农业大学面临选择。这时,父亲跟他说,你的兴趣在哪里,你的成就就会在哪里。于是王冬星拿起剪刀,把做的第一件衣服中山装送给了父亲。就这样,才有了利郎。1987年,王良星带着辛苦攒下的1万多元加入兄长的服装厂。当年利郎就赚了18万元,第二年是88万元,王良星说:“我一时都呆了,全家人几乎睡不着。”1990年,利郎西服成为当时福建人结婚时新郎必备的服装。时至今日,你还记得那时利郎的广告语吗?“给先生的情意”。
或许是因为钱来得太快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王良星三兄弟开始对未来不着边际地想象。服装之外,王良星搞了个家具厂,王冬星去安徽办了个服装机械厂,老三王聪星则做起了办公用品生意。很快,一场空前的服装同质化危机让利郎面临倾覆之虞。“资金链断了,石狮的布行一听说是我们进货,连一两万元的布料款都不肯赊。全晋江的人都说我们要倒了。”1997年的痛楚,王良星至今没齿难忘。
为此,6年前利郎上市当日,王氏三兄弟就立下了“专心、专业、专注、专一”做好服装。
阅尽繁华,大道至简,是说能以简单的哲学,看清局势,找出突围之道。这正是利郎的成功之道。“取舍之间,彰显智慧。”曾是公司的广告语。如今的王良星越发认识到,专注是一种智慧。“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只想一辈子做成一件事,一件大事。这个行业就是这样,如果你每天都把握着世界的时尚脉搏,那你永远不会老。”
手里夹着雪茄,采访那天,王良星准时出现在利郎时尚大院内的老塞咖啡。“五六年前开始抽上的,刚开始只当是件时髦事儿,可能也是压力比较大。”许是随着对时尚的敏感以及身受压力的渐增,抽雪茄已渐渐成为一种习惯。王良星如今一天雪茄的量可到两三根。而在2000年,他也只是去到北京昆仑饭店的时候,偶尔买一两根抽抽。
不难理解,同样是在昆仑饭店,2002年3月28日,北京服装展会这一天,利郎创业史“最真实的荒诞”一幕出现了:展馆百平方米的豪华展位,利郎代言人陈道明的走秀轰动全场。“整个服装界感觉瞬间杀出一匹黑马。我们的加盟商一下从80多个增至120多个。”利郎副总裁胡诚初如是回忆。在那之前,王良星正遭遇一道几乎迈不过去的坎儿。眼见粮尽弹绝,才提出不久、日后却成其立足之本的“商务休闲男装”概念就要化作镜花水月。这一年的北京服装展会,他决定做最后一搏。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