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其它 > 皮革业遭遇“小年” 辛集皮革上演逆转

皮革业遭遇“小年” 辛集皮革上演逆转

辛集皮革业的老板们,是怀着忐忑甚至悲观的心情进入2014年的。国外市场不振,国内市场乏力,皮革业遭遇“小年”——是他们共同的判断。然而一年下来,老板们脸上的愁云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产品大卖带来的喜悦。

  辛集国际皮革城被视作辛集皮革业发展的晴雨表,1150家制衣生产企业中有800多家在这里设有行销展示店面。“销售额突破60亿元,同比增长两成还多。”近日,辛集国际皮革城副总经理田英申拿着刚出炉的年度财务报表,连连慨叹:“先忧后喜,‘小年’走出‘小牛’行情,这一年过得可真惊心动魄。”

  在田英申看来,去年10月是辛集皮革业企稳向上的时间拐点。

  “去年夏天,我们去欧洲考察了一圈,发现国外市场依然愁云惨淡,这让我们愈发没有信心。生产商一旦经营惨淡,靠收取租金支撑的皮革城也将难以为继。”如何应对发展“小年”?在综合分析搜集到的各类信息后,一场摆脱困境的商战悄然打响。

  在传统的冬季销售旺季到来之前,生产商就做足了准备:在原有皮衣、尼克服基础上开发出皮羽绒服、裘服、毛革一体服等产品;在产品款式上,由传统款式向特色时尚转变;在产品定位上,高中低档一应俱全,力求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

  辛集国际皮革城也在吸引客流上开动脑筋。“去年10月,我们与国内86家旅行社展开合作,充分发掘皮革城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潜力,全力发展休闲购物游。”于是,在各地旅行社的组织下,一辆辆满载游客的大巴车将北京、天津、山东、江苏等地的游客送往辛集,最多的一天,皮革城接待了200辆大巴车。

  县及县以下市场,是皮革城着力开拓的又一重点。“我们曾连续15天对来自不同县域的游客购物情况进行了调查。过去一些农村消费者来了就是买些手套、拖鞋之类的便宜货,现在不同了,一辆大巴车45个人,最多的时候买走30多件貂皮大衣,这大概就是50万元。”为此,皮革城和旅行社增加发车地点,将班车直接开到县城,目前省内除张家口、秦皇岛外,都实现了覆盖。

  一车车游客带来的是滚滚财源。据统计,在皮革城全年总共320万人次客流中,190万人次是由各旅行社运送来的。

  河北名花皮业有限公司是去年皮革城的销售大户,6家店面分别销售皮具、箱包、裘皮皮衣。2月10日中午,名花裘皮皮衣店里人来人往,10多个导购员忙得不亦乐乎,连午饭都没空吃。亲自上阵帮助接待顾客的公司总经理李占生说:“‘小年’里有大收获,全年销量同比增加20%。”

  “小年”不小,电商也功不可没。

  在皮革城四楼,4万多平方米的电子商务创业基地,已经入驻皮革电商企业81家,他们正成为辛集皮革销售的生力军。

  “我从去年4月开始做电商,现在有一个天猫店,一个淘宝店。平时一天一两百单,最多的一天超过2000单。到今年1月底,累计销售额240万元。”200多万的销售额虽不算太多,但对于涉足电商领域时间不长的卓凡妮皮草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田亚凡来说,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年我们还打算在阿里巴巴、京东开店,如果有可能,再拓展一下产品种类,只卖手套有点单一,不容易做大做强。”

  辛集国际皮革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邢向远介绍,2014年,皮革城内的电子商务创业基地整体实现交易额4亿元。“皮革城正在建设的电子商务中心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吸引超过150家工厂、400家以上的电商及第三方服务企业入驻。”

  皮革业是辛集市的传统产业,也是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市有各类皮革企业1356家,从业人员10万多人,入统规模企业139家,年实现销售收入210亿元。

  “皮革城今年还将担负更重要的角色。”田英申透露,为充分发挥皮革城的龙头带动作用,他们正在建设100个标准化制衣工厂,吸引制衣企业进驻。“辛集目前有些制衣企业还建在农家院里,不利于打造品牌。我们建的标准化工厂,配套齐全,将形成聚集发展效应。目前首批30个已经交付使用。”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