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银行业贷款增速已降至13.5%,比前5年平均增速下降了6.5个百分点;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9.7%,比前5年平均下降了一半多。种种迹象表明,以往银行业发展“水涨船高”的便利条件已经不再具备,增长速度回稳将成为银行业的一种长期趋势。
首重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事异则备变”。银行业必须积极应对,主动作为,要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首要战略选择,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具体可以从三方面研究应对举措:
一是由“讲增速”向“讲转速”转变。目前,贷款存量规模已经很大,但信贷资金流转速度下降明显。为此,要加快资金周转,通过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加强贷款期限管理、推进信贷资产流转等多种手段,让存量贷款转起来、活起来,以转速替代增速,以效率换取效益,尽快改变“转不动、退不出”的信贷资金沉淀现象。
二是由“讲数量”向“讲质量”转变。实施业务转型升级和发展模式再造,重点要放在强化公司治理、提升风控水平、健全运营系统上,切实提升发展质量,真正变粗放型发展为集约化经营。
三是由“讲占比”向“讲战略”转变。过去许多银行拼的是规模、抢的是份额、讲的是占比、评的是排名,现在要实施发展战略转型,改变围绕现有市场份额过度竞争的传统做法,充分利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空间,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调整发展战略,开拓新市场,谋求新发展。
存贷利差收窄下如何盈利
回顾近百年全球金融发展史,美国、日本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利率市场化的初期都出现了存贷款利差收窄的现象。2014年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利息净收入占营业净收入比例为48%,比3年前下降了7.3个百分点。
可以预见,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利差将进一步收窄,利息收入占比将进一步下降,那种做大规模吃利差的传统盈利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了,必须转变盈利模式。
在美国和日本的利率市场化初期,部分银行因无法承受急剧升高的存款成本,将贷款大量投向高收益、高风险的项目,引发“逆向选择”,还有部分银行广泛将低成本的短期融资用于高收益的长期资产项目,造成资产负债结构期限的严重错配。银行业要引以为鉴,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多做挖潜力、强特色的事。
总的来看,银行业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着力,直面利差收窄带来的挑战:
一是要研究向管理要效益。强化精细管理,重塑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确保资产和负债之间在总量、价格和期限上合理匹配。
二是要研究向定价要效益。提升产品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通过构建有效的利率风险规避、分散、转移和补偿机制,实现利润可获得、风险可覆盖、商业可持续的目标。
三是要研究向风控要效益。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占比,避免不良剧增过度侵蚀利润的现象。
四是要研究向服务要效益。在美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富国银行深入挖掘社区和小企业业务,通过精细化管理、高质量服务和业务组合创新换来新的稳定增长点,这是很好的启示。要以效益驱动为导向,细分服务市场,为客户提供更个性化、专业化和综合性金融服务,提升客户黏合度。
大力提升创新驱动能力
当前,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企业融资选择正在发生明显变化。比较明显的趋势是大集团向国际融资、大企业向市场融资、小企业向民间融资、新企业向私募融资,加之证券、保险、资管、基金等广泛介入信贷活动,小贷、担保、典当第三方支付等越来越多地充当融资中介,使得传统的银行信贷受到挤压。
2002年我国社会融资总量中,人民币贷款占比为91.9%,而2014年已下降至41.2%。据统计,2014年末我国小贷公司和网贷平台贷款余额合计超过1万亿元。这些都表明社会融资方式正在发生明显变化,融资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欧都出现过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可以说,融资方式多元化是市场经济体中金融业发展特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产物,是一种阶段性的常态。
形势逼人,不进则退。银行业必须加大金融创新力度,跟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步伐。为此必须要探索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业务创新。要把握金融信息化发展的契机,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打造数字化金融平台,巩固物理经营渠道,延伸虚拟经营空间。
要探索如何加强非信贷和表外业务创新。抓住居民财富增长、金融需求多元化的机遇,在加强风险管理和风险隔离的前提下稳妥发展财富管理、资产托管等高附加值业务,积极拓宽收入来源。
要探索如何加强负债业务创新。通过金融债、大额存单、要约交易等多种手段筹集资金,提升主动负债能力。
此外,还要探索如何加强信贷业务创新。在风险可控、期限匹配、合规经营的前提下,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增加业务品种,开辟新的盈利渠道。
认清不良贷款反弹趋势
金融资产质量是实体经济运行的风向标。近年来实体经济积累的一些压力已经越来越多反映到银行信贷质量上,典型表现就是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持续“双升”。
截至2014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8426亿元,已连续12个季度上升;不良贷款率为1.25%,较年初上升0.22个百分点。要清醒地认识到,未来一段时期,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可能在金融领域进一步显现。
面对风险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又要积极主动作为。从银行业来看,既不能幻想不良不暴露,也不能指望通过隐瞒不良、稀释不良、剥离不良等手段来减轻压力,要立足自身、因时施策,在发展中控制不良,在盘活中降低不良,在处置中消化不良。
具体做法是及时核销不良。可充分利用呆账核销条件放宽的政策便利,在确保账销、案存、权在的前提下,加大呆账自主核销力度,避免出现高拨备高不良并存的现象。
此外应当积极盘活不良。充分利用金融市场参与者的不同风险偏好,借助资产证券化、资产流转,通过合理渠道向有条件、有意愿的投资者出售不良贷款,“双管齐下”,既分散风险,又盘活资金。
与此同时,金融机构还需争取重组不良,并探索不良贷款批量化、市场化处置的有效机制。
强化守法合规经营
从国际看,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银行监管界实施了大量改革,在资本、杠杆率、流动性等领域出台了更严格的监管标准,宽管制、严监管已经成为全球银行业发展和监管的共识。
从国内看,随着金融改革和金融法治建设的积极推进,新年伊始,银监会启动了监管架构改革进程,这次改革的核心是监管转型。一方面,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体现“宽管制”的导向。将城商行、农商行等地方性金融机构的日常的市场准入权力下放给注册地所在银监局,会机关仅对法人机构的新设筹建和退出、重组改制和破产重整等3项进行审批。
另一方面,完善监管体制机制,为“严监管”创造条件。将监管部门从11个增加到17个,使监管部门占部门总数的比例提高至77.3%。可以预见,在“宽管制、严监管”的大趋势下,监管套利的空间将逐步压缩,依法经营的边界将更加清晰。
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能再寄希望于通过“踩红线”、“打擦边球”、“走模糊地带”等方式经营获利,而是要切实规范经营,促进良性发展。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