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地区政策 > 宁波外贸转型:政策更新盘根错节

宁波外贸转型:政策更新盘根错节

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影响巨大,也随之带来波动。如在金融危机前后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长期保持在20%左右,2013年则降至-4.4%,2014年缓慢回升至0.3%,4年来首次转正。

  外贸转型的障碍不仅来自企业,更牵扯到盘根错节的政策更新。

  “2014年宁波外贸总额逆势增长,再次突破千亿美元。”宁波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俞丹桦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2013年宁波外贸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

  但数据在年末却持续步入下行趋势。据宁波海关统计数据,2014年1〜11月宁波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约945.4亿美元,同比增长4.2%,全年则仅增值3.3%。即便跻身“外贸千亿美元俱乐部”,也掩饰不住宁波外贸形势严峻,亟须转型升级的尴尬。

  作为“三驾马车”之一,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影响巨大,也随之带来波动。如在金融危机前后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长期保持在20%左右,2013年则降至-4.4%,2014年缓慢回升至0.3%,4年来首次转正。

  宁波对外贸易方式单一,以一般贸易为主,且出口主体为中小企业。金融危机后,全球贸易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对出口企业的高新技术应用水平、技术附加值等要求越来越高。这对宁波外贸冲击较大。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外贸转型的障碍不仅来自企业,更牵扯到盘根错节的政策更新,是一项系统工程。

  “原材料成本在涨价,用工成本增加,再加上人民币的升值,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看着贸易总额很大,其实越来越不赚钱。”宁波一家做了20年的外贸服装加工企业负责人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诉苦。

  “三江交汇处,一湖居中央。”傍水而建的宁波,是中国最早开放的贸易口岸之一。自1988年成为计划单列市以来,宁波借助地理位置的优势,不断制定促进对外贸易的各种优惠措施,外贸成为宁波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根据宁波市政府公布的数据,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GDP)为7128.90亿元,其中外贸进出口总额1033.3亿美元(按当年的汇率,约折合人民币6193.7亿元),占其GDP的86.9%。

  宁波市社会科学院教授吴作鹏表示,宁波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同类沿海开放城市水平,全市超过1/4的就业人员与外贸出口有关,千军万马的中小企业是宁波外贸的主体。

  以量取胜的外贸曾经让宁波经济发展获益,但是也给日后的产业升级埋下了隐患。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0月,宁波的外贸仍以一般贸易为主,占比为83.4%,加工贸易占比为14.7%,其他贸易占比1.8%。在宁波对外贸易的产品中,以机电和纺织服装为主,占比分别为42.9%和19.2%,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额仅占比8%,并且同比呈下降趋势。

  也就是说宁波的对外贸易仍依赖廉价、低附加值的产品,而这种产业结构风险抵御能力也相对较低。

  记者在宁波调研时,不少加工型外贸小企业纷纷抱怨,近年来全球贸易壁垒增加,外贸环境恶化,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

  “我们在外商面前基本没有议价能力,企业利润已经不到5%,开工是为了减少亏损。”宁波一家毛巾加工厂的老板表示。

  “外贸微利经营现象没有明显改善。”俞丹桦说。据宁波外经贸监测数据,2013年 98家重点外贸企业亏损面达到30%。

  此外,宁波的外贸流向集中度非常高。2014年前三季度,宁波对外贸易出口市场仍以东亚和欧美为主,占73.54%,拉丁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新兴市场总量占比较小。

  “对外贸易地集中,产业形式雷同,容易引发同类企业的贸易冲突。当地区经济发生剧烈波动或国际政治出现重大事件时,宁波的外贸型经济容易受到事先难以预测的打击。”宁波大学商学院教授杨丽华认为。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