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美邦将落户重庆的店面加上了体验和集成的双重概念。2014年5月,特步亚洲最大的体验店在长沙开业,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共三层且每层都有可以休闲娱乐的场所。2014年8月23日位于上海环贸iapm商场的例外全新综合零售空间开幕,除了例外女装,还加入了上海首家例外男装店、来自意大利的自然主义品牌Massimo Alba,还有咖啡、绿植、阅读、展览,展现从美学到生活的全面关照。
2014年年末,舒朗蜂巢品牌集合店(大店)试营业,宣称由此进军高级定制、酒吧、特色餐饮、化妆品等领域,步入更生活化、综合性、多元化的发展时期,业务经营范畴不仅限于女装行业,而是开始进军化妆品业、餐饮酒吧等领域,进而打造产业的多样化发展模式。
2014年,国内很多服装企业开始学习互联网那一套——“提升用户体验”,买一条牛仔裤,按照自己的想法将其“改造”,DIY之后在咖啡快餐区来一份意大利面或提拉米苏蛋糕犒劳一下自己,这就是休闲品牌Jasonwood想让消费者体会到的乐趣。此外,品类齐全的集成店面也集中在过去的一年出现。拉夏贝尔集成店包括了旗下LH男装、7M、SP、CA、LK童装几个品牌。
无论在店面内单独开设休闲区,还是将多类产品呈现于一间店铺,最基本的要求都是店铺的面积足够大,显然,任何品牌都不会把所有的店都开成大店,一切取决于店铺所在的商圈和品牌体验的意识方向。归根到底,开大店只是服装企业的一种尝试。试想众多品牌都开出大店的时候,大店要有大店的内容,多品牌也好,多跨界业务组合也好,试问消费者会为了哪家咖啡好喝而为之买单么?产品本身才是关键,回头一想,大店模式,想不跨界也实在挺难。
是不是增加餐饮、娱乐、休闲项目就叫做打造体验式消费场所?未来的服装零售在哪些方面可以与电子技术进行紧密结合?商铺同质化说了这么多年,在新形势下应该如何去破解?我们认为服装零售终端还应该结合自己的品牌文化打造场所精神,影响人们选择消费场所的原因不再是目的性消费,而是场所精神所涵括的文化空间。
电子商务减少了人们去线下很多零售场所的频次,而传统的消费场所应对互联网的冲击,体验和娱乐成为核心,而核心的核心即为场所精神,场所在表面上看是一种空间,但是更多的恐怕是精神深处的一些触动,场所精神应该更多体现在消费者的亲切感,消费者的融入性,消费者能够在现场的场所环境下与零售终端产生出共鸣。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