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劳动法规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 刑拘没商量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 刑拘没商量

工作人员多次约谈包工头陈某,并告诫农民工资是高压线,必须高度重视,要求及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接下来,一起来看一看详细的资讯吧。

  不与农民工结算工资,且拒不执行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责令改正的决定,渠县人社局将包工头陈某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移送公安机关。2月16日,包工头陈某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这是“恶意欠薪”列罪后,渠县首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被刑事拘留的案件。

  去年12月22日,邓某等30多名农民工到渠县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某工程项目包工头陈某拖欠工人工资约32万元。由于欠薪数额较大、人数多,县人社局立即进行了调查,经查,陈某拖欠工人工资32万元属实。该局工作人员多次约谈包工头陈某,并告诫他农民工资是高压线,必须高度重视,要求及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并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0条、《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6条向陈某下达了《劳动保障监察责令改正决定书》,要求在今年1月28日支付所有民工工资报酬。

  1月28日,农民工再次到渠县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要求兑现工资。渠县人社局多次电话联系陈某,陈某手机关机,又联系其家属,要求陈某限期支付农民工工资,但陈某依旧没有到场且手机关机,涉嫌欠薪逃匿。鉴于陈某拖欠农民工工资且拒不整改,且有欠薪逃匿嫌疑,2015年2月3日,渠县人社局决定以刑法第276条、刑法修正案(八)第41条规定,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交司法机关。16日,陈某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相关链接:

  出差这个事,可能很多职工不会或者很少碰上,对其中的门门道道不清楚或者说也不需要清楚。不过对于一些从事工程、保险、销售或是跨省经营企业的职工来说,出差就是常遇见的事。在个别企业,“出差”竟成了企业隐性侵犯职工权益的手段,本报接到的几个投诉就是如此。

  从记者采写的这几个投诉来看,不管是“要去外地出差两年”的安全员张先生、“一年365天200多天在出差”的工程师小李,还是“各种补助到时候再说”的财务王女士,遭遇的事情都有一个几乎相同的起因:在某次工作上得罪了领导或是说了一些“不该说”的实话。这些职工都有这样那样的困难或是疑惑,但面对的也是一个几乎相同的回答:必须得去,不去……所以,这些投诉人感觉“出差”成了企业整自己或是逼自己辞职的一种手段,表面上看不出大问题,但实际上是一把“软刀子”。

  记者调查后发现,关于“出差”职工的权益保护问题在法律上本身存在软档,这也给了个别企业经营者可乘之机。

  从相关法律来看,不论是出差时间的长短还是出差频率的高低,抑或是去外地的各项补助的多少,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参照标准和规定,可以说充分放权给了企业。当然,安排劳动者出差这是企业的自主管理范围,行业的不同、工作性质的不同、企业效益的不同,也确实难以制定统一的相关标准。但是,并不是说就可以对企业放任自流。调查后记者也提出了几个应对的办法,比如一些容易涉及出差的企业或是岗位,劳动合同制订得再细一些,增加一些相关的约定,企业的《员工手册》中也可明确出差人员的异地待遇等。再比如,相关行业协会多一些行业干预,有效拟定行业规范来加以限制。这些都给了我们破题的思路和方向。

  如何破解“出差”带来的软性侵权,关键是相关法规的“补漏”不能总是“在路上”。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